充电涨价只是个开始,新能源车主们做好准备了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2023年开车,无论是加油还是充电,价格的上涨总是牵动着所有车主的心。油价的上涨由来已久,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但是电价的上涨则让新能源车主怨声载道。


一直以来,充电便宜的事实一直让新能源车主所津津乐道。可在最近新能源汽车的电费猝不及防地迎来了上涨。


进入7月份,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使用充电桩费用上涨的情况。

在郑州市,很多品牌新能源充电站迎来涨价。和最便宜的凌晨时间段的价格相比,涨幅接近一倍,由原来的4毛/度涨到了8毛/度;此外,广州和深圳等地的充电费用也出现了上涨,原来中午时段的价格为1.5元/度,现在涨到1.8元/度,有部分充电桩已经涨到了2.1元/度;重庆晚上12点之后电价为0.7-0.8元/度,白天最高峰时为1.7元/度。


上海最为夸张,三方充电桩的电费在中午的时候,更是接近2.23元/度。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计算,以搭载电池容量为126kWh的2022款 改款 后轮驱动版为例,按照2.23元/度的标准,充满电需要花费280.98元,官方宣称CLTC综合续航里程为545公里,换算下来每公里的成本超过0.51元,这样的耗能表现已经向油车看齐了。

面对如此高昂的用车成本,难怪有网友直呼“再这么涨下去,还不如直接换油车了!”开油车至少没有里程焦虑。

许多电动车主买电车就是为了省油省钱,但是现在的情况是,电车不但不省钱,而且还不省心。

于是问题来了,这难道是到了割韭菜的时候了吗?

为什么涨价?

是不是割韭菜,我们需要来看一下此次的充电涨价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2023年5月,国家发展改委印发了《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规定从今年的6月1日起,国内开始实行新的电价方案。


方案把用户用电逐步归并为居民生活用电、农业生产用电及工商业用电三类,而在尚未实现工商业用电同价的地方,用户用电价格可分为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大工业、一般工商业用电四类。也就是说,居民生活及农业生产用电继续执行现行电价政策,而对大工业和工商业用电的价格进行调整。第三方充电桩属于工商业用电范畴,价格自然也开始高涨。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新的电价方案调整了峰谷时段划分与尖峰电价机制,将08:00-12:00、14:00-15:00、18:00-21:00划分为高峰时段,12:00-14:00划分为夏季尖峰时间段。在高峰和建峰时段内,第三方充电桩的充电费用是增加。

当然,尖峰时刻并不是长期存在的,全年只有7月~8月与12~1月才有,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费用不会一直居高不下,这只是新的电价方案下的正常情况。因此,广大的新能源汽车主没必要太过焦虑。


另外,对充电费用涨价最敏感的群体是网约车司机。因为工作性质,他们充电的需求比较大,所以他们对价格相当敏感。因为这会影响到他们的成本支出。为了省钱,很多人会在凌晨去充电,还有的到充电成本较低的郊区充电。社交媒体上有2个新词来形容他们,一个是“充电桩刺客”,一个是“充电特种兵”。

而对于有家充桩的新能源车主来说,则没有这个烦恼。家充桩使用的电费标准执行的是居民生活用电标准,所以,有固定停车位的人此时的心情可以说相当美丽。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第三方充电费用上涨就认为这是在割韭菜,还需要更全面的角度地来看问题。

做好准备了吗?

此次第三方充电桩费用上涨,也说明了未来市场的趋势。即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未来的充电价格是一定会涨的。


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620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保有量也会水涨船高。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前七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9.1万辆和45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和41.7%,市场占有率达到29%。

王传福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上表示,新能源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的,2025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60%,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将提升至70%,实现跨越式发展

政府层面也在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

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型又掀起一波降价潮,这又是刺激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的一剂猛药。

诸多因素刺激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会继续增多,无论是渐增还是猛增,结果都是可想而知的。当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一直处于增长态势,那么充电价格一定会再次调整。


还有一个理由也决定着未来充电价格只能涨不会降。那就是,充电桩行业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

在A股上市公司中,布局充电桩市场的上市公司超30家,但是全国范围内,充电桩数量超过10万台的运营商只有5个。除了几个头部企业能够实现少量盈利外,大部分充电桩企业都在亏损。

以特来电为例,公司在2020年-2022年,分别亏损3786.49万元、5132.08万元、2600.02万元。截至2022年底,特来电的负债合计62.35亿元,资产合计81.9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6.04%;另外一个充电桩龙头品牌奥特迅,在2020年至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6亿元、-0.33亿元、-0.40亿元,亏损额也在不断扩大。


头部企业经营尚且如此艰难,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更是难言乐观。为了能够正常运营,企业只能增加服务费的方式来减少亏损。

于是,市场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局面,一方面是新能源车主怨声载道,一方面是充电桩企业有苦难言。再加上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除了比亚迪之外,其余都还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

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却还能保持高速发展,这样的场景堪称魔幻。


百姓汽车

说回充电费用上涨的话题,我们要清醒认识到,用电车本不可能永远都低的。当市场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比如说到了完全取代燃油车成为市场主流的时候,价格肯定要调整的,说不好比燃油车还要高。这是市场规律使然,过程或许有反复,但结果不是一定的。

无论买油还是买电,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即可。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百姓评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 特斯拉开放自家超充桩,但充电也贵!
    答: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背后,因充电桩基建不完善给消费者带来的里程焦虑,仍是行业难题。充电桩少,充电慢,充电难,这三个词可以概括大部分新能源车主的充电之苦,尤其是在节假日人多出行的时候,想找一个能充电的车位可谓是难如登天。但是这一点特斯拉做的还是比较好的,它的方案是在大型商圈...
  • 新能源车纷纷涨价,将有何影响
    答:随着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进一步退坡,在行业与政策的趋势之下,不少新能源车纷纷涨价,截至目前已经有包括特斯拉、小鹏、哪吒、广汽埃安、零跑等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官宣上调旗下部分车型价格,而此前“按兵不动”的比亚迪最近也发布了“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 根据发布的声明来看,由于新能源车型的补贴退坡以及原材料价...
  • 新能源汽车涨价潮来势汹汹,背后有着怎样的投资机遇?
    答:一、新能源汽车的涨价潮来势汹汹。对于很多新能源汽车的品牌来说,虽然这些品牌主打性价比,同时也想给车主提供价格更低的新能源汽车,但受限于原材料成本的上涨问题,很多新能源汽车的品牌不得不对相关产品涨价。在此之后,车主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进一步降低,这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 点评8月车圈大事:高速充电不再愁/新“红绿灯”惹争议
    答:车主们之前购买新能源车都享受到了免购置税与购置补贴双重优惠,但根据国务院去年底发布的通知来看,当中确定了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此外在多部委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规定了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而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
  • 又涨价了!电池成本提升能让新能源车价涨这么多?
    答:3月11日,2022款宏光MINIEV正式上市,价格比老款高了2000元。比亚迪则是在3月15日官宣第二轮涨价,从16日起对王朝网和海洋两个销售网络中的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即全系涨价,上调幅度为3000-6000元不等。3月16日,奇瑞小蚂蚁提价3000-6000元不等,从17日开始。3月17日,哪吒汽车...
  • 新能源车涨价原因
    答:总体来看,针对这一轮新能源车涨价潮,市场上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最近包括锂、镍等动力电池重要原材料价格猛涨,环环传导,车价被迫抬升;二是我国自2013年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目前进入了补贴退坡、换挡前进的时期,按照相关部门要求,“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这...
  • 为什么现在新能源车充电这么难呢?
    答:在进入到2022年之后,国内92号和95号汽油价格一路上涨,目前在8-9元/升区间内徘徊。而油价的上涨,也让车主们叫苦不迭。不少想买燃油车的人也开始想购买新能源的电动车。但是,之前买了新能源车的车主却表示,新能源车即使具有充电便宜、环保、购车补贴等优势,却还是具有4大硬伤。第一,充电困难,...
  • 动力电池成本暴涨,电动汽车涨价潮要来了
    答:虽然小鹏和蔚来都宣布将针对补贴退坡,推出优惠政策,但是往往只是针对限定期间内订车的车主,旗下车型的涨价也是不可避免。 从2009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已经持续了13年,耗资超过千亿元,而到了202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彻底取消,届时,燃油车和电动汽车,将进行面对面地厮杀,对于日趋白热化的电动...
  • 新能源车密集涨价,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答:原材料价格上涨,那么产成品的价格必然也会跟着一起上涨。最后,目前汽车市场的现状是芯片和供应链短缺。没有芯片,汽车就造不出来,造车的周期也会更长。现在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存在一车难求的情况,有的车交付周期长达4个月。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只能采取涨价的措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
  • 成都限电下的纯电网约车:通宵排队充电,新能源车主面临的有哪些困境...
    答:充电桩数量很少也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比较环保并且省钱,但都在担心没地方充电的问题。而且很多燃油车也在占领了新能源汽车的专用车位,让新能源车主的困境叠加。而且很多新能源的充电桩是没有办法使用的,出现不兼容或者根本就没有办法使用的情况。2.新能源车主面临的另一个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