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饲养中蜂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中蜂对自然环境适应极为敏感,一旦原巢的环境不适应生存时就会发生迁栖,另寻适当巢穴营巢。那么有哪些呢?下面我带你看看。不过下面的内容仅供参考!
  
  一、朗式蜂箱的科学改良与使用

  中蜂活框科学饲养法是沿袭意蜂饲养方法而来。虽然中蜂的生物学特性和饲养要求与意蜂有相同之处,但是中蜂体形、蜂王产卵力、群势、贮蜜习性等却与意蜂有显著差别。为此,几十年以来,全国各地根据各自情况,设计出各式各样的标准中蜂蜂箱,但没有被全国都接受的统一定型。有专业人士经过30余年观察,试用过7种各式中蜂蜂箱,经实践,最终认为,还是将朗式标准蜂箱经过改良用于中蜂最合适。改良后能适合中蜂生物学特性,能适应专业、副业生产及定地、转地、出售蜂种等目的需要,也能与其它通用规格的蜂机具如:摇蜜机等相配合。还便于意、中蜂转养使用,具体改良方法如下:

  1.将巢箱横竖虚划四等分,于四面箱壁底自右第2格位、向外开设推拉式开关巢门约高1cm,长8cm,以便夹箱、分割槽、合并、交尾等用。

  2.在蜂箱左右边内壁上部加钉宽1cm、高2cm的挂框木条。木条面与原前后箱壁的挂槽面对齐。

  3.原标准巢框长度改短:上梁总长与箱体左右内长相似,巢框侧条距箱内壁18~20mm,上梁宽改为25mm。本型改良标准框放在标准箱内横向排列,最多可放13框。当平箱采蜜时便于取两边蜜脾蜜,不影响中间子脾。

  4.可上浅继箱采蜜的强群加配浅继箱。注意组配后上面浅巢框的底与下巢框的上梁间距只能留5mm,以免太高了中蜂不上浅继箱。如果此处距离过高,则在挂框槽面上钉木条以补足高度。

  5.巢内隔堵板中部要开纱窗并用粘胶厚纸板贴上,供使用时按需贴上或撕开。前、后、底纱窗关启要紧密。在蜂箱落地处用粘胶纸将纱窗的缝隙贴严。底板不开纱窗的蜂箱在热天转地时要配用纱盖。

  二、蜂场场地的科学选址与蜂群排列

  1.场地宽敞,适合中蜂分散排列。蜂场场地应坐北朝南,背面有遮荫物挡北风直吹。冬季阳光可以照到,夏季有树丛或其它遮荫物。

  2.作为基地的蜂场场地。是主力蜂群休养生息之处。一定要选择海拔600m以上的山区腹地蜜粉源良好处,夏季气温比平原区至少低3~5℃,有利蜜蜂渡过7月到9月的酷暑期。

  3.中蜂群排列:前后左右的蜂群间距要2m以上,以便夹箱饲养、育王分蜂、原地分箱等各项操作。巢门应朝南、东、东南、或西南方向,呈45度或90度错开,以利蜜蜂归巢、处女王交尾等。

  三、科学的四六分割槽管理法

  将改良蜂箱用有纱窗的隔堵板按左4右6的比例隔开又要便于拔起合并,分成主副区,巢门隔90度异向开,常年同箱饲养双王群。用本型改良框副区最多可放5框,主区放8框,若用朗式标准框,副区最多可放4框,主区放6框。南方地区转地的中蜂最强群势多数只能维持5框左右蜂数。这样双王群饲养的100箱蜂相当于单群的200箱蜂。蜂箱使用率高,节省转地费用。主副群同箱在大流蜜期组织主区强群夺高产,副区维持群势实力辅助采蜜。

  四、适时造脾、换脾

  中蜂喜新脾厌恶旧脾。蜡屑、旧脾易孳生巢虫,危害蜂群。新脾蜂王产卵兴奋,繁殖快,育出的蜜蜂个大体壮。我认为:中蜂的巢脾一般使用1年就应更换。配合蜜粉源的花期与蜂群的消长,抓紧时机,最好每年两次造脾换脾。

  五、科学育种,及时换王

  中蜂王产卵力比意蜂王差,并且中蜂失王后很容易引起工蜂产卵,育好王是关键。中蜂王有体色偏黑与体色近似枣红色的两种。

  据经验人士长期观察认为,后者综合性能比前者强。首先宜选择蜂王是枣红色品系的蜂群为种群。再看该群的实际表现,要选抗病、采集、造脾能力强及能维持强群的蜂群。蜂王必须健壮,才能保持最好的产卵能力。因此,蜂王只能用1年,抓紧春秋两季育王时期,每季换蜂场半数蜂王。

  为防止工蜂产卵,使育王、换王的蜂群尽快恢复正常,必须采用有王群育王,具体方法如下:

  1.将选定的育王群中左右两区隔堵板纱窗的封纸撕开让群味混和,对两蜂王选优去劣,合并成1群。然后再用此纱窗隔堵板将老王隔在副区,5小时后移虫,将育王框放在主区的2框幼虫脾中间,每次育王20只。当王台封盖后,新王出台的3天前,对要介入王台的蜂群进行上述处理,然后在主区介入王台。如果处女王交尾失败,则酌情再介入1个备用王台或及时将左右两区合并,数日后,再重新分割槽介台。

  2.用具有分蜂热或自然交替倾向的强群进行人工育王,具体做法同上。

  3.采用自然王台育王,更实用方便。在出现有分蜂热或自然交替倾向的强群中选留好的老熟王台1个3天后出台。去掉老王,摘除其余王台可选好的封盖台介绍给其它育王群。让新王自然出台,交尾、产卵。万一交尾失败,备用台也破坏了,可以及时从其它育王群中选老熟王台介入或适时将左右两区合并。
  中锋逃离的处理
  针对中蜂逃群的原因,为中蜂创造较好生存条件,采取防中蜂逃群饲养管理措施,是养好中蜂的重要环节。

  1.单群逃群

  ⑴中蜂单群逃群的原因

  ①巢内缺蜜

  当外界蜜源枯竭,或因盗蜂导致巢内缺蜜时,蜂群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易发生逃群。

  ②病虫敌害侵袭

  中蜂由于幼虫病严重,或受到巢虫严重侵扰或胡蜂袭击,对蜂群的生存构成威胁时,便会弃巢迁逃。

  ③异味 ***

  新法饲养的中蜂,若使用有浓重木材或油漆气味的新箱,或蜂箱、巢脾和巢框等被汽油、农药、消毒剂等污染,具有异味均会引起迁逃。

  ④震动惊扰

  蜂群在过箱、转地、防治病害、检查时受惊扰,或是蜂箱放在木楼板过道,行人经常走动震惊蜂群也会发生迁逃。

  ⑤盗蜂严重

  中蜂被盗,导致蜂群缺蜜或严重干扰蜂群生活时易逃群。

  ⑥ 气候不宜

  由于气候因子,如严寒和酷热,威胁蜂群的生存,蜂群维持蜂群繁殖所需温度和溼度时易引起逃群。

  ⑵逃群前兆

  ①工蜂出勤减少,哺育幼虫次数减少;

  ②工蜂叼食2d以上的幼虫,造成巢内无子状况;

  ③蜂王依然产卵,但接受到的饲料减少,产卵量减少;

  ④工蜂没有像分蜂活动那样追逐蜂王,有一些工蜂包括采集蜂吸饱蜜汁后,停留在巢脾上部一动不动。

  ⑶逃群发生时间

  一般当群内已没有幼虫及很少蛹时,在上午发生逃群。

  ⑷逃群发生情景

  逃群时全群倾巢蜂涌而出,直飞空中。多数蜂群不在蜂场停留,直飞远处的新址,也有的蜂群在蜂场周围的树杈上停留,但停留时间很短。

  蜂群逃群之后,旧巢脾上几乎没有蜜,也没有幼虫和残留的幼蜂。
  中锋的养殖要点
  1.适时排泄,蜜蜂排泄对天气的要求是:最好是风和日丽的天气,最高气温6度以上;阴天,最高气温14度以上。越冬良好的蜂群排泄时间尽量往后推迟,这样在下个回暖期,气温一般会更高和稳定,能减少蜜蜂伤亡;越冬不好,有下痢和有下痢倾向的及伤热蜂群,排泄时间应尽量提前,以避免下痢造成的损失。不要在蜜蜂飞翔踊跃时检查蜂群和换箱,以免偏集。停飞后,速查巢门,如果有蜂乱爬,且发讯号是蜂王损失的表现。应及时纪录。快速检查蜂群内的贮蜜量,蜜多的和蜜少的都要纪录,蜜少群立即从蜜多群调入一张蜜脾。以防天气变坏,不能调入而饿死蜂群。

  2.蜂群排泄到开繁日一般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冻蜂”,让蜜蜂解团,以减少活动。这段时间还是以关王为好,能有效的控制蜂王产卵。

  3.天气转暖,每5天能有一个安全飞翔日就应开繁了,放王繁殖后,要保证蜜、粉、水充足,喂水的最好方法是使用巢门饲喂器,它既能保证蜂群有充足的饮水,又不使蜂箱内过于潮溼。不开箱、不散时热量。不惊扰蜂群。喂水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被忽视,应引起广大养蜂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4.繁殖后,保温要轻,即仅给蜂箱上下保温,蜂箱前后左右都不保温。轻保温的目的是减少蜜蜂的活动,在外界没有蜜粉源之前,蜜蜂大量活动只能减少蜜蜂寿命,和多消耗饲料,所以,要尽量“控飞”。给巢门遮荫,也可以将巢门朝向东北方向,在北方有挡风屏障的前提下

  5.不留上蜂路,覆布直接压在框梁上,草帘再压在覆上布上,这样可节省大量蜜蜂。热量损失也少。检查蜂群也比较方便。

  6.幼虫没封盖前,要彻底治蜂满。此时消灭一只蜂螨等于秋后百只蜂满。

  7.在早春,蜂群的发展速度与蜜蜂的飞翔率呈负相关,即飞向时间越多,蜜蜂寿命越短。所以,第一代子不奖饲,不然,天冷时,有很多蜂飞出被冻死。气温稳定后,外界有适量蜜粉源时,才能开始奖饲

  • 中华蜜蜂如何养殖
    答:3、越夏管理:夏季气候炎热,蜜粉源缺乏,敌害严重,饲养管理不好群势会大大削弱,表面上看是高温造成,但实质上是缺乏蜜、粉源的结果,只要有蜜、粉源充足的话蜂王也不完全停产。三、中华蜜蜂的秋季管理 1、培育工蜂:适龄越冬蜂是指没有参加过采集活动和进行过排泄飞行的工蜂,适龄越冬蜂多则越冬安全...
  • 中蜂饲养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答:中蜂饲养管理方法 1、王优:蜂群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中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 如何饲养中蜂双王群的技术
    答:中蜂双王 饲养 技术对于的养殖都有一个很好的帮助,那么中蜂双王群如何饲养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中蜂双王群饲养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中蜂双王群饲养的技术 中蜂双王群的组织 1、利用同龄王组织中蜂双王群 (1)利用提交尾群组织中蜂双王群 分蜂期不能组织中蜂双王群。分蜂期组织双王群容易诱发分蜂。培育...
  • 中蜂强群饲养技术
    答:采取双王群或继箱饲养 中蜂群势相对较小,单王群难以维持大群,改变中蜂传统单箱单群饲养的方式,常年采取双王夹箱简称双王群饲养是中蜂强群饲养的基本保证之一。目前较易于采用的措施是采取双王群饲养或继箱饲养。中蜂双王群饲养可以采用朗氏蜂箱十框箱或朗氏十二框箱宽度比朗氏十框箱大约80mm。方法是...
  • 野外新招入的中华蜜蜂、蜂群如何饲养、
    答:1蜂群栖息在附近树枝上,树枝细小、位置不高时,·爰善羹框上梁上.让蜂自己爬进巢箱里;树枝粗大,蜜蜂所栖息的位置高,或栖息在高大建筑物上,如果你已有新法饲养的蜂群,可提出两三框不带蜂、有蜜粉的巢脾或空巢脾,举高或挂在树枝上,尽量靠拢蜂团。然后用枝叶、青草等物轻轻把蜂赶上巢脾,赶...
  • 中华蜜蜂养殖技术有哪些?
    答:1、引进优良蜂种场内其他中华蜜蜂育种不能总是用本场的品种,长期下去,近亲繁殖,会使品种退化,所以就需要引进优良的蜂种进行繁殖,才可以保证蜂王的质量,而且枣红色的中华蜜蜂品质最好。2、饲养中蜂一般可以采用活框式蜂箱饲养中蜂,需要选择合适的蜂箱、巢框、巢脾等用具,将中蜂过箱到新蜂箱里,选择...
  • 养蜜蜂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应该如何正确的养蜂呢?
    答:首先,我们来探讨中华蜂(中蜂)的饲养方法。中蜂的饲养方式包括传统的土法饲养和较新的活框饲养。土法饲养对环境的要求不高,适合兼职养蜂人和经验丰富的老蜂农。这种方法每年可取蜜一到两次,管理相对简单。而活框饲养则是引进意大利蜂后发展起来的方法,它便于检查和管理蜂群,控制蜂蜜产量,以及及时发现...
  • 中蜂养殖方法
    答:中蜂喜爱密集,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等敌害侵犯,也有利于保温保湿。实践证明,在冬季密集群势,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越夏是南方饲养中蜂的难关。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
  • 中蜂活框饲养的注意事项和管理技巧有哪些?
    答:所以,养蜂人利用“土养中蜂”的方法,帮助蜂群复壮群势,同时,养蜂人给蜂群进行过箱操作,采用“活框饲养中蜂”的方法,更有利于管理强群。养蜂人减少中蜂饲养成本的管理方法,借助中蜂采集零星蜜源的能力,减少饲喂花粉蜂群在繁殖发展中会消耗较多的花粉,当蜂群内子脾数量较多,新蜂羽化出房的10天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