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植树的日本人有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02
在中国植树的日本人有谁?

  远山正瑛(1907~2004):被称为“日本治沙之父”的远山在83岁高龄之时,义务到中国的库布其沙漠种树治沙,一种14年,直到逝世,被称为来自日本的“治沙愚公”。
  大龙隆司:日本非政府环保组织“绿色网络”(Green Net)中国区负责人。自2000年起便投入内蒙古科尔沁沙漠的绿化工作。近十年间,大龙组织来自日本和中国本土的志愿者一共种树350万棵,为科尔沁重现了25000亩绿地。
  日本人像苦行僧一样成群结队来到中国植树防沙,中国人对此却少有觉醒,更冷眼视之。
  曾与远山正瑛一起工作过的摄影师卢彤景感触良多:“他们严格遵守种树的每一个步骤,树苗的坑洞有严格的深度和宽度,树苗摆放正中的距离、树苗之间的距离、土壤的松软程度等等都是标准化流程。”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们趴在树坑旁边丈量所有的数据。在工作完成之后,铁锹等用具都会清洗干净,现场不会有任何杂物遗留,每个人都自觉地拾捡垃圾,带到垃圾站。
  1995年以前,卢彤景还是包头矿务局的一名普通职工,顶多算一名摄影爱好者,对于环保并没有太多认识,虽然沙漠离自己并不遥远。黄河北边是包头,黄河南边就是日本老人远山正瑛绿化植树的地点——库布其沙漠。
  1995年《人民日报》一篇关于远山正瑛的报道吸引了卢彤景,那一年远山正瑛已经在库布其沙漠种下了100万棵白杨树,通过在国内号召日本人“每星期少吃一顿饭”,用一年积攒下的钱来中国种树。来回机票、买树苗、食宿的费用全部自己解决,树种好之后还要雇当地老乡来看护,直至成林。
  远山正瑛:赴华植树第一人
  当时在日本国内,远山正瑛经常站在凳子上,在车站、码头、商场门口发表演讲,讲述草原沙漠化的危害,“而中国有很多的沙漠,迫切需要我们去帮助”,一旁的志愿者们登记造册,随后组队前往库布其。
  在卢彤景看来,有些日本人来中国种树只是个人行为,而远山正瑛不是,他在种树之外做了许多环保教育工作,还成立了“中国沙漠日本绿化协力队”。“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世界一盘棋子,绿化中国沙漠也是在帮助自己”,是远山正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了培育树种,远山正瑛号召日本小学生到车站、码头捡被丢弃的可乐纸杯,收集起来整理好运到中国,抵达库布其沙漠之后再在里面放上种子,作育苗之用。
  此外,他还号召日本的孩子们“一星期少吃一根冰棍”,有些孩子实在来不了中国,就在一个竹牌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让志愿者把竹牌带到库布其沙漠,委托自己的亲朋好友替自己种下一棵树,种完之后再把竹牌安放到树旁。
  初次接触远山正瑛之后,卢彤景成了一位环保志愿者。1995年到2000年这几年,几乎每年春天他都会前往库布其,与远山正瑛一起植树,所有费用都由自己负担。住宿一晚需要45块钱,每天吃饭要花费20多块,几年下来,在植树上花的钱,卢彤景自己也算不清了。
  与远山正瑛一起的志愿者几乎都是日本人,卢彤景是唯一的中国人,“虽然不懂日语,但他的意思我都能知道,他在黑板上画图,画坑的大小,数字是可以看懂的”。每次开始种树以前远山正瑛都要给大家上课,每次都会先讲中国的地理状况,之后才告诉大家树该怎么种。
  大龙隆司:接过远山正瑛的枪
  2004年远山正瑛去世时,他已带领日本的志愿者在内蒙古黄河河套南部的库布其沙漠内种下了340万棵白杨树。而在内蒙古的最东边、通辽市郊的科尔沁沙漠,另一位日本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1997年,日本国内第一次感受到了从中国吹来的沙子,在内蒙古集结的沙尘暴竟然越过了太平洋抵达日本本土。这一年大龙隆司刚刚大学毕业,他来到内蒙古的西部伊盟(现在的鄂尔多斯市)进行考察,当地沙漠化的严重程度触动了他,萌生了种树绿化的想法。回到日本后,与好友斋藤晴彦一起成立了日本“绿化网络” (Green Net),一个以沙漠绿化、预防荒漠化为主要目的NGO。
  他们将Green Net的工作地点选在距离日本最近的沙漠——科尔沁沙漠,与日本直线距离大约1500公里,从成田机场直达科尔沁最近的通辽机场需3小时。
  大龙隆司如今住在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绿化地点在只有70多公里外的库伦旗。
  往返于家与大漠之间,郑州日产公司赞助的两辆皮卡车成了最好的代步工具。
  在科尔沁都市报记者沈慧莲眼里,大龙是一位很朴实的日本年轻人,如今科左后旗已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不但学会了当地方言,大龙隆司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已经跟“老乡”无异,不时蹦出一句“咋整啊”总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大龙刚到科左后旗的时候,大部分当地人非常不解,为什么一个日本人千里迢迢地跑到这片沙漠来种树,有人猜测这片沙漠下面发现了石油,更多老百姓认为大龙来种树是为了以后卖木材;也有人猜测是由于日本面积太小,没有地方种树,于是到中国搞林业,等树木长大后就卖回去。
  今天,附近的村民开始主动参加Green Net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2007年,大龙隆司与一名叫屠兴卫的库伦旗姑娘结婚,这位美丽的满族姑娘曾经是Green Net的一名员工。
  自1999年至今,Green Net在科尔沁沙漠已完成造林约25000余亩,种下约350万棵树。
  与远山正瑛获得日本普通民众支持不同,大龙隆司与他的Green Net更多借助了大企业的力量。自2001年开始,美国户外用品公司Timberland已协助种树近100万棵,他们以负担全程食宿与交通费用的方式招募消费者前往科尔沁。
  

日本比较大的公司都会有这样的活动,你会日语的话就去yahoo日本去看看,问问看吧,www.yahoo.co.jp 知会袋

  远山正瑛(1907~2004):被称为“日本治沙之父”的远山在83岁高龄之时,义务到中国的库布其沙漠种树治沙,一种14年,直到逝世,被称为来自日本的“治沙愚公”。
  大龙隆司:日本非政府环保组织“绿色网络”(Green Net)中国区负责人。自2000年起便投入内蒙古科尔沁沙漠的绿化工作。近十年间,大龙组织来自日本和中国本土的志愿者一共种树350万棵,为科尔沁重现了25000亩绿地。
  日本人像苦行僧一样成群结队来到中国植树防沙,中国人对此却少有觉醒,更冷眼视之。
  曾与远山正瑛一起工作过的摄影师卢彤景感触良多:“他们严格遵守种树的每一个步骤,树苗的坑洞有严格的深度和宽度,树苗摆放正中的距离、树苗之间的距离、土壤的松软程度等等都是标准化流程。”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们趴在树坑旁边丈量所有的数据。在工作完成之后,铁锹等用具都会清洗干净,现场不会有任何杂物遗留,每个人都自觉地拾捡垃圾,带到垃圾站。
  1995年以前,卢彤景还是包头矿务局的一名普通职工,顶多算一名摄影爱好者,对于环保并没有太多认识,虽然沙漠离自己并不遥远。黄河北边是包头,黄河南边就是日本老人远山正瑛绿化植树的地点——库布其沙漠。
  1995年《人民日报》一篇关于远山正瑛的报道吸引了卢彤景,那一年远山正瑛已经在库布其沙漠种下了100万棵白杨树,通过在国内号召日本人“每星期少吃一顿饭”,用一年积攒下的钱来中国种树。来回机票、买树苗、食宿的费用全部自己解决,树种好之后还要雇当地老乡来看护,直至成林。
  远山正瑛:赴华植树第一人
  当时在日本国内,远山正瑛经常站在凳子上,在车站、码头、商场门口发表演讲,讲述草原沙漠化的危害,“而中国有很多的沙漠,迫切需要我们去帮助”,一旁的志愿者们登记造册,随后组队前往库布其。
  在卢彤景看来,有些日本人来中国种树只是个人行为,而远山正瑛不是,他在种树之外做了许多环保教育工作,还成立了“中国沙漠日本绿化协力队”。“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世界一盘棋子,绿化中国沙漠也是在帮助自己”,是远山正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了培育树种,远山正瑛号召日本小学生到车站、码头捡被丢弃的可乐纸杯,收集起来整理好运到中国,抵达库布其沙漠之后再在里面放上种子,作育苗之用。
  此外,他还号召日本的孩子们“一星期少吃一根冰棍”,有些孩子实在来不了中国,就在一个竹牌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让志愿者把竹牌带到库布其沙漠,委托自己的亲朋好友替自己种下一棵树,种完之后再把竹牌安放到树旁。
  初次接触远山正瑛之后,卢彤景成了一位环保志愿者。1995年到2000年这几年,几乎每年春天他都会前往库布其,与远山正瑛一起植树,所有费用都由自己负担。住宿一晚需要45块钱,每天吃饭要花费20多块,几年下来,在植树上花的钱,卢彤景自己也算不清了。
  与远山正瑛一起的志愿者几乎都是日本人,卢彤景是唯一的中国人,“虽然不懂日语,但他的意思我都能知道,他在黑板上画图,画坑的大小,数字是可以看懂的”。每次开始种树以前远山正瑛都要给大家上课,每次都会先讲中国的地理状况,之后才告诉大家树该怎么种。
  大龙隆司:接过远山正瑛的枪
  2004年远山正瑛去世时,他已带领日本的志愿者在内蒙古黄河河套南部的库布其沙漠内种下了340万棵白杨树。而在内蒙古的最东边、通辽市郊的科尔沁沙漠,另一位日本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1997年,日本国内第一次感受到了从中国吹来的沙子,在内蒙古集结的沙尘暴竟然越过了太平洋抵达日本本土。这一年大龙隆司刚刚大学毕业,他来到内蒙古的西部伊盟(现在的鄂尔多斯市)进行考察,当地沙漠化的严重程度触动了他,萌生了种树绿化的想法。回到日本后,与好友斋藤晴彦一起成立了日本“绿化网络” (Green Net),一个以沙漠绿化、预防荒漠化为主要目的NGO。
  他们将Green Net的工作地点选在距离日本最近的沙漠——科尔沁沙漠,与日本直线距离大约1500公里,从成田机场直达科尔沁最近的通辽机场需3小时。
  大龙隆司如今住在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绿化地点在只有70多公里外的库伦旗。
  往返于家与大漠之间,郑州日产公司赞助的两辆皮卡车成了最好的代步工具。
  在科尔沁都市报记者沈慧莲眼里,大龙是一位很朴实的日本年轻人,如今科左后旗已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不但学会了当地方言,大龙隆司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已经跟“老乡”无异,不时蹦出一句“咋整啊”总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大龙刚到科左后旗的时候,大部分当地人非常不解,为什么一个日本人千里迢迢地跑到这片沙漠来种树,有人猜测这片沙漠下面发现了石油,更多老百姓认为大龙来种树是为了以后卖木材;也有人猜测是由于日本面积太小,没有地方种树,于是到中国搞林业,等树木长大后就卖回去。
  今天,附近的村民开始主动参加Green Net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2007年,大龙隆司与一名叫屠兴卫的库伦旗姑娘结婚,这位美丽的满族姑娘曾经是Green Net的一名员工。
  自1999年至今,Green Net在科尔沁沙漠已完成造林约25000余亩,种下约350万棵树。
  与远山正瑛获得日本普通民众支持不同,大龙隆司与他的Green Net更多借助了大企业的力量。自2001年开始,美国户外用品公司Timberland已协助种树近100万棵,他们以负担全程食宿与交通费用的方式招募消费者前往科尔沁。
  

远山正瑛:赴华植树第一人 。远山正瑛(1907~2004):被称为“日本治沙之父”的远山在83岁高龄之时,义务到中国的库布其沙漠种树治沙,一种14年,直到逝世,被称为来自日本的“治沙愚公”。

  • 中国有拆除日本人在中国建立的学校吗?
    答:没有全部拆除。日本人学校,是日本独资全日制学校,学校采用日本的教育体系,学员主要是在中国工作的日本人的子女,目前没有被拆除的。分别是:北京日本人学校、广州日本人学校、深圳日本人学校、苏州日本人学校、上海日本人学校、大连日本人学校、青岛日本人学校、天津日本人学校杭州日本人学校等,有的城市不...
  • 身为日本人却以中国为家,拒绝高薪工作,说不能做对中国有害的事,她...
    答:就这样,胜间靖子在中国度过了大半辈子的时光。直到1980年,她联系上了自己的妹妹,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到了日本的胜间靖子陷入了一个非常挣扎的问题,到底是留下还是回去呢?最终,胜间靖子决定留在日本,虽然日子可能过的不太好,但是她有着自己的想法和任务。胜间靖子想让更多日本的年轻人了解中国...
  • 各国植树节的名称
    答:巴勒斯坦:植树节。约旦:全国植树节。西班牙:植树节。瑞典:森林周活动。中国:全国植树节。台湾:植树节。爱尔兰:植树节。法国:树木日。日本:育树节。朝鲜:植树节。德国:植树节。加拿大:全国森林周。多米尼加:植树节。澳大利亚:植树节。委内瑞拉:为植树节。危地马拉:植树节。洪都拉斯:植树节。缅...
  • 在中国的日本人多不多,有多少呢?
    答:中国日本学校有35所。世界上纯种日式学校建立一共有95所,在我国建立有35所学校。这些学校建筑风格均呈现为日式,聘请的员工,教师人员都是日本人,可以说是纯纯正正的日本式学校。都是由来中国发展工作的日本人建立,可问题在于他们建立在了中国本土。更有一项数据表明,日本在北京、天津、大连、青岛、...
  • 揭秘吉田松阴:决定了甲午战争命运的日本思想家
    答:清国战败 *** 了日本人 萩市是山口县北部的一座小城,这里留存着从幕府末期到明治维新时期长州藩志士们的诸多历史遗迹,松阴神社就是其中之一。 松阴神社的四周,有一圈黛青色的山影。神社前那一个昂然挺立的“鸟居”——一种类似于中国牌坊的日式建筑,通常屹立在通向神社的大道上。“鸟居”的侧面,有一块巨大...
  • 当年的日本从不砍树,96%的一次性筷子都来自中国,15年后怎样?
    答:导致环境恶化,然而,其实中国的森林覆盖量并没有减少,这不仅由于大家对环境的保护,很多人开始植树,更是一种生产上的改造。而日本却为了追寻发展,开始砍伐树木2016年,日本向中国出口的木材的价值达到了98亿美元。可以说两个国家的角色对调了。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 日本为什么把乌鸦当国鸟
    答:日本为什么把乌鸦当国鸟,在中国,乌鸦被认为是大不详之鸟。但在日本,不管是在繁华的东京,还是偏僻的乡村,都能看见乌鸦的影子,这是因为乌鸦在日本有着的特殊待遇。那么来看看日本为什么把乌鸦当国鸟。 日本为什么把乌鸦当国鸟1 在日本,乌鸦一改不祥之鸟的形象,被日本人作为吉祥之鸟所供奉。 乌鸦是日本的国鸟,是日本...
  • 现在日本人在中国有多少人口
    答:102066人。经人口大普查数据公布,截止2023年3月7日,得知在中国留学、工作、旅游的日本人一共有102066人。主要分布在中国几大沿海城市,选择在上海居住的日本人人数最多,占有6万人。日本人是指拥有日本国籍的人或有和族血统的人。其主要由和族组成。
  • 谁允许日本人在中国租地的
    答:末代王朝清政府。《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末代王朝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允许日本人在此租地,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 在中国,日本人最多的10座城市,到底都有哪些呢
    答:在中国,日本人最多的10座城市有上海、香港、北京、苏州、台北、广州、深圳、大连、天津、东莞。1、上海 上海市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介于东经120°52′~122°12′,北纬30°40′~31°53′之间。目前居住在上海的日本人大约有5.78万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