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02
什么是一型糖尿病什么是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分型为一型和二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Ⅰ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Ⅱ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以往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10%,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80~90岁时也可患病.病因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到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破坏,自身不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起病时血清中可存在多种自身抗体.1型糖尿病发病时糖尿病症状较明显,容易发生酮症,即有酮症倾向,需依靠外源胰岛素存活,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威胁生命.在接受胰岛素治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B细胞数量也有所增加,临床症状好转,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这就是所谓的"蜜月期",可持续数月.过后,病情进展,仍然要靠外援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和遏制酮体生成.2型糖尿病,以往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90%,发病年龄多数在35岁以后.起病缓慢,隐匿,部分病人是在健康检查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多,或少,或正常,而分泌高峰后移.胰岛素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在发病中占重要地位.2型糖尿病病人中约60%是体重超重或肥胖.长期的过量饮食,摄取高热量,体重逐渐增加,以至肥胖,肥胖后导致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无明显酮症倾向.多数病人在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治疗后可稳定控制血糖;但仍有一些病人,尤其是非常胖的病人需要外源胰岛素控制血糖.因此,外源胰岛素治疗不能作为1型与2型糖尿病的鉴别指标.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与HLA抗原频率无关联.与自身免疫反应无关联,血清中不存在胰岛细胞抗体及胰岛素自身抗体.

1型糖尿病应该注意什么

1.每天的进食热量要计算好,对于一些过胖的患者要吃一些热量少的食物,对于一些瘦的人要多热量,来保持体重的正常。

2.营养要平衡好,一般糖尿病患者每天饮食中的营养要均衡,对于蛋白质则需要根据肾功能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蛋白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吃一些谷物,豆类蛋白质,对于一些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以肉蛋类蛋白质最好,有利于保护肾脏功能。

3.平时在饮食上,主食和副食要搭配好,每天每餐中的主副食含量要固定,不要随便的增加和减少,但是可以变换花样。

4.胆固醇的食物最好加以限制,胆固醇含量过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有很大的危害,应该少吃。

5.对于一些有严重肾脏并发症的患者,每天要计算好每天需要的氨基酸,钾,钠等微量元素。

6.对于一些含糖的点心,含糖高的水果等最好忌用,不要饮酒,平时注意查血糖和尿糖。

7.对于一些新的食物要了解其中的营养成分,不清楚的食品最好不要吃。

8.平时有一个良好的作息,定时有规律的吃饭,按时吃药,对于糖尿病人很重要。

9.糖尿病人很多原因导致低血糖,所以要补给糖分,让血糖正常后再进行其他处理。

10.平时糖尿病多学习一些知识,了解一些糖尿病的并发症。结合病情,制订自己的饮食方案,并且不断的修正,有必要可以请教医生。


可以配合蜂胶一起于糖尿病。蜂胶对于糖尿病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血糖,原理是通过本身的抗炎、免疫、抗氧化的特性,恢复一部分的胰脏功能,使胰岛细胞损伤得到修复,功能有所提高。蜂胶以及其所含的一些物质,对于延迟糖的吸收,以及延迟或者减少餐后血糖的升高,都具有很大的意义。蜂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治疗难点在于蜂胶本身的提纯度比较低,所以在临床上应该谨慎的、合理的使用。蜂胶除了控制血糖之外,还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以及保护肝脏等一系列对人体有益的作用。【食用量及食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2粒,温开水冲服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错误地攻击体内的胰岛细胞,导致它们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有些人消极地认为1型糖尿病是个没有希望的病,因为这类患者需要终生依赖于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网络上曾流传一篇文章,讲述了某地一名9岁女孩因患1型糖尿病,终生不能吃肉,母亲更是为她辞掉工作,每天往返学校五六趟,为她戳手指测血糖,打胰岛素的事。后来有医生辟谣“终生不能吃肉”的说法,但也坦言 “1型糖尿病患儿的治疗20%靠医生、70%要靠患者和家长。”血糖日常监测和家庭护理的确是一个长期性的挑战。

最近,大洋彼岸传来好消息:美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全新的人工胰腺系统Control-IQ,能比现有技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Control-IQ人工胰腺系统,也被称为闭环控制,是一个“一体化”的糖尿病管理系统,它使用连续血糖监测器(CGM)跟踪血糖水平,并在需要时使用胰岛素泵自动输送激素胰岛素。患者无需针刺手指测血糖,也不用每天多次注射或泵送胰岛素。

Control-IQ技术起源于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个系统,最初是由Kovatchev博士领导的一个团队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的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所的资助下开发的。在该系统中,胰岛素泵采用基于数学模型的先进控制算法,利用人体血糖监测信息自动调节胰岛素剂量。

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评估了这个新的人工胰腺系统,结果发现,在控制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方面,这种新系统比现有的治疗方法更有效。该系统改善了参与者全天和夜间的血糖控制。后者对于患有1型糖尿病的儿童和成人来说是一个常见但严重的挑战,因为当一个人睡觉时,血糖可能降至危险的低水平。这项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这个国际糖尿病闭环(iDCL)研究涉及五个独立的人工胰腺临床方案,由10个研究中心实施,包括弗吉尼亚大学。这项为期6个月的三期临床研究是在参与者保持日常生活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运作方式。

UVA糖尿病技术中心主任Boris Kovatchev博士说:“这个人工胰腺系统有几个独特的特点,可以改善葡萄糖控制,这是传统方法无法达到的。特别是,有一个专门用于预防低血糖的特殊安全模块,并在夜间逐步加强控制,以达到每天早上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
这项iDCL方案纳入了168名14岁及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他们被随机分配使用Control-IQ人工胰腺系统或伴有CGM的传感器增强泵(SAP)治疗(胰岛素泵不会自动调节剂量)。参与者每两到四周与研究人员联系一次,下载和查看设备数据。这项研究没有对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因此将反映实际使用情况。

研究人员发现,自试验开始后,使用人工胰腺系统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天血糖水平处于目标范围70-180 mg / dL的时间,平均提高了2.6小时。而在SAP组这个时间在6个月内都保持不变。并且,与SAP组相比,人工胰腺系统使用者在控制高血糖、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其他糖尿病相关指标上的时间也有所改善。

两组患者对器械使用的高依从性和100%的受试者保留率是本研究的重要优势。研究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
“人工胰腺系统不仅能改善血糖控制,还能减轻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持续应对的日常血糖管理负担,”该研究的联合首席作者Sue A. Brown医学博士说,“这项研究特别展示了夜间严密的血糖控制,因此,早晨醒来时患者的血糖水平接近正常水平。”

目前,Tandem Diabetes Care已将研究结果提交给美国FDA,用于Control-IQ系统的批准申请。我们也期待这类新技术产品能够早日进入国内市场,造福国内糖尿病患者。

这个情况如果是1型的糖尿病是必要要打胰岛素治疗的,但如果血糖是6.6,由于吃糖引起的,暂时不需要调整用药的量的。可以配合适当配合饮食运动治疗为宜的。适当控制饮食的量。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下运动的量为宜的。以后还是要注意糖的问题的。

您好,根据您的情况有糖尿病出现阳痿考虑是血糖没有控制导致的,需要积极控制血糖为主,同时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注意适当活动,锻炼身体。

一型糖尿病属于胰岛素依耐性,治疗就是注射胰岛素来补充,只要控制好,生活规律,一般问题不大

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 保险条款中1型糖尿病是什么意思
    答:1型糖尿病,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 患了1型糖尿病还能活多久_百度拇指医生
    答:回答:  1型糖尿病得到有效治疗,寿命和正常人一样   远在1921年胰岛素发现以前,人们没有较好的方法来降低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1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在发病后不久死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随着胰岛素的发现和应用于临床,1型糖尿病可以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健康和寿命。   虽然1型糖尿病会伴随患者一生,...
  • 糖尿病1型2型的区别
    答:回答:您好,1型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首先1型糖尿病通常在30岁前患病,而且更多的是在16岁前发病;2型糖尿病则大多在40岁以上发病。 第二,绝大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都是突然起病,多饮、多尿、多食,体力减少,明显消瘦等症状明显;而2型糖尿病的症状常不明显,多数患者体态都较胖...
  • 一型糖尿病有治愈的可能吗
    答:指导意见:首先我要明确的告诉您,不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现在的医学技术都是不能治愈的.但是,得了糖尿病的人也不能绝望,因为只要我们积极治疗,控制好血糖,控制好并发症,我们一样可以生活的很好.我有个病人,糖尿病已经近三十年了,现在80多岁,依然很精神,生活也很乐观.所以,身体得病并不可怕...
  • 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原因
    答: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是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的原因之一。溺遗传基因与基因有关,目前医学界认为新生儿糖尿病与遗传基因有关,父母可能有遗传基因,在自己身上并没有体现,却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喂养不当饮食方面,宝宝应该8个月大之后再进行牛奶喂养,喂养牛奶过早宝宝容易患糖尿病。这样将大大增加患糖尿病的概率,...
  • 得1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回答:病情分析: 1型糖尿病是指体内的胰岛细胞完全丧失能力所致。 指导意见: 具体原因有很多,例如:遗传,环境污染。自身免疫等等,大多是不可预防的。
  • 糖尿病有几种类型
    答: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以往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及功能低下,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致使体内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最终形成糖尿病。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以往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在40岁之后发病,占...
  • 糖尿病分为几种类型?
    答:1、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发生机制是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被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而出现血糖明显升高。其发病率很低,患病率约为2型糖尿病的十分之一。发病机制除了遗传和病毒感染有关外,还和自身免疫有关,1型糖尿病患者身体内常存在破坏胰岛的自身抗体,包括例如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
  • 1型糖尿病的鉴别诊断
    答:1型糖尿病的发病与HLA抗原有关,2型糖尿病则与之无关;1型糖尿病体内可检出GAD等特异性抗体,2型糖尿病抗体阴性;1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因此需要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则不需要胰岛素维持生命;1型糖尿病往往发病较急,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则不然。
  • 什么是“1型糖尿病”?
    答:你好,1型糖尿病也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毒物等因素诱发机体产生异常自身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导致胰岛β细胞损伤,胰岛素分泌减少,多数患者体内可检出抗胰岛β细胞抗体。在美国已知2000万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10%属于1型糖尿病。该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对胰腺B细胞的攻击,导致胰岛素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