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冷这新闻是真的吗?不是温室效应吗?为什么会变冷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全球变冷这新闻是真的吗?不是温室效应吗?为什么会变冷

这也是温室效应的一个体现,先是全球变暖,变暖之后气候波动,逐渐进入一个新的寒冷期。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度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温室效应是怎么来的?我们能做什么?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有效地吸收地球表面、大气本身相同气体和云所发射出的红外辐射.大气辐射向所有方向发射,包括向下方的地球表面的放射.温室气体则将热量捕获于地面- - 对流层系统之内.这被称为“自然温室效应”.大气辐射与其气体排放的温度水平强烈耦合.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从某一高度射向空间的红外辐射一般产生于平均温度在-19℃的高度,并通过太阳辐射的收入来平衡,从而使地球表面的温度能保持在平均1 4 ℃.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大气对红外辐射不透明性能力的增强,从而引起由温度较低、高度较高处向空间发射有效辐射.这就造成了一种辐射强迫,这种不平衡只能通过地面 对流层系统温度的升高来补偿.这就是“增强的温室效应”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希望能提供帮助!

   是真的,全球变冷在20世纪70年代初曾成为学术主流,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夫天文台宇宙研究实验室主任哈比布尔洛·阿布杜萨马托夫在2007年发表论文称地球在1998年到2005年度过了全球变暖的高峰期,全球变暖主要是太阳几乎在整个20世纪持续保持不寻常的高发光度造成的,太阳的发光强度逐渐下降,大约在2041年会降到最低点,正是这一点成为地球显著变冷的原因,但海洋会推迟地球显著变冷的过程,全球变冷的高峰期将出现在2055年到2060年。

     全球变暖是个骗局!”当各国领导人在哥本哈根大会上聚首,讨论新的减排目标时,会场外却有人打出了这样的标语。在这个最终只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条约的气候峰会结束后不久,仿佛为了印证这一标语,罕见的严寒席卷了几乎整个北半球。

      2009年12月中旬,暴风雪横扫欧洲,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超过50厘米,交通瘫痪;2009年12月19日至20日,美国东部普降暴雪,华盛顿地区的积雪深度达61厘米,创下1932年12月以来之最;2010年1月6日,北京最低气温达零下16.7℃,突破1971年以来1月上旬最低气温纪录。

实际上,“全球变冷”并不是一个新理论。1947年-1976年的全球性寒冷天气,就曾让许多气象学家惊呼“小冰期到来”

       时间回到20世纪40年代,南斯拉夫科学家米兰科维奇提出,分别以10万年、4万年和2万年为周期的地球轨道偏心率、黄赤交角及岁差这三种地球轨道变化,使新生代最后一个纪(即第四纪)地球气候产生了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到了20世纪70年代,包括深海岩芯、珊瑚礁、花粉、树木年轮、冰芯等一系列地质资料证明了这一周期的存在。

秦大河院士认为,气候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近年来,国内外极冷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就是例证;支持“小冰期来临”的克罗利则说,在冰期和间冰期,地球的温度都很稳定,但是在过渡区,地球上的气候就会变得很极端,极端高温的天气和极端寒冷的天气可能会毫无障碍地更迭。“地球正在进入一个自然的"翻转点",你不知道它会突然转向哪个极端,我只想说,极度冰河纪和全球变暖同样棘手。”IPCC则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对包括寒潮在内的极端天气频率、强度之类的评估,目前认识水平尚低。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的话,或许可以让我们对两种气候变化学说进行重新审视:“气候变化从年际到百万年以上的时间尺度上都在发生。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就像俄罗斯套娃那样层层重叠;不但重叠,它们还通过相互作用纠缠在一起,以至于不考虑长过程就无法正确理解较短的过程。”他认为,目前还不能根据米兰科维奇周期理论判断地球现在处于什么时期,还需要更多的勘测来支持。

  陈文研究员则透露:“北半球的寒潮给了我们提示,让我们改进气象预测模式。”因为这次涛动的信号是从平流层传导到对流层的,而现在预测天气主要关注对流层,很少注意到平流层,“以后改进了模式,将平流层纳入研究范围,可能预测会更准确一些”。

  或许,面对引起气候变化数量巨大的复杂因子以及仪器和资料的偏差和不足,科学家们能做的只有不停地研究,让得出的结果不断接近事实。

 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委员秦大河的答案是否定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事实,绝非随意猜测!仅以中国的气候变化为例,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他认为,对于全球变暖,人们有一个认识误区,即全球变暖就应该表现为气温升高。实际上,全球变暖既可能导致气温升高,也可能造成气温下降,而且波动幅度较大。

  “北极涛动负异常是气温偏低的主要原因”,这是一种天气现象,而非气候现象。2010年1月14日国家气候中心召开了“北半球极端冷事件及我国冬季气候预测技术研讨会”,十几位气候专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涛动是两个地区的气压此起彼伏的变化。“我们可以把北极和周围中高纬度地区看作一个装满水的茶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主任陈文研究员形象地比喻:“用勺子按逆时针一搅,茶杯里的水就会形成一个漩涡,这个漩涡就是气压较低的北极极涡,而周围转动的水就是围绕北极的中高纬度的西风带,而勺子的搅动则是大气波动等扰动。”搅动得快,极涡的气压低,中高纬度的气压高,西风强,这是北极涛动的正位相,这时冷空气不容易从极地出来。相反地,搅动得慢,极地的气压就没那么低,中高纬度的气压降低,西风较弱,这是北极涛动的负位相,此时,北极的冷空气就容易到达中高纬度地区,造成寒潮。

  “这些扰动中包括波长达几千千米的大气波动,其波长尺度几乎可与地球半径相比拟,我们将它称为行星波。”陈文介绍道,有一个高压和一个低压就能形成一个行星波,有这么两个行星波,刚好可以绕北半球一周:一个波从由西伯利亚高压到阿留申低压;另一个波从加拿大高压到冰岛低压。行星波有两个传播方向,一支是从对流层下层向上层传播,同时慢慢偏向热带;另一支在向上传播的过程中则慢慢偏向极地,并一直传播进入平流层。往平流层传递的波较多,往热带传递的就少。“如果按照平常情况,对流层的行星波主要是从中高纬度向热带传播,如果向热带传播的波少了,就是异常情况,和正常情况做一个减法,就好像是负向的波在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和极地传播”。这种负向的波会减弱极涡,使极地气压升高,这与北极涛动有很大相关性。

  陈文还告诉记者,他们在研究时,将环绕地球的气流的多年平均值定义为基本气流,“除了行星波之外,还有波长尺度为几千米的波,以及时间尺度为几天的波”,对于气象预报来说,这些不同尺度的波之间以及波与基本气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难以进行长期预测。但普遍认为,北极涛动是大气的一种自然波动,并不能证明全球气温是变暖了还是变冷了。大部分气候学家也认为,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本身也不能直接证明全球变暖。



  • 为什么今年天气这么冷?是不是环境转好了?
    答:这不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大气温度逐年递增趋势。而今年却正好相反。是拉尼娜现象造成的。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赤道西太平洋水温偏高,水量蒸发加大,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加之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于是,使得北方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我们知道,此时东亚地区正受...
  •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到底是变冷还是变暖?请熟知地理知识的人士解答
    答: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暖---人口剧增因素 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
  • 地球在变暖还是在变冷?
    答:按照他的观点,无论是温室效应还是阳伞效应,这些人为的因素虽影响着地球的气温,但终不能左右气温变化的总趋势。地球究竟是在变冷还是在变热呢?它仍然是一个有趣的谜。但在科学家们的孜孜探索下,全人类必将能经受气候变迁的考验,迎接恶劣气候的挑战。
  • 今年各地的天气是不是变冷了?
    答:后天那种天气不太会来.那是电影中的.全球气候到底是变低还是上升.科学家没有最终答案.不过很多人同意温室效应.温室效应(西班牙语 Efecto Invernadero)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
  • 世界正在变冷还是变热?
    答:然而正当一部分科学家争相提出控制温室效应的办法时,另一些科学家却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意见.阳伞效应 近年来,抨击气候“变暖说”的学者接连出现.一些科学家纷纷发表研究成果,他们指出:地球正在向低温化、湿润化的方向发展.那些认为地球温暖化的观点,不过是人们对未知自然的误解.
  • 相比于全球变暖,如果全球变冷,世界会发生什么?
    答:其实这个结果相差并不大,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会导致气候变冷,是因为冰融化或升华要吸热,所以全球变暖使气温升高,地球上冰川与冰山加速消融,而冰川、冰山消融需要带走大量的热量,再通过热传递与扩散,促使除冰山、冰川以外的地方气候骤冷。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
  • 科学家发现地球正在变暗,要进入冰期?恰恰相反,温度正变得更高
    答:平均温度会继续升高。所以地球变暗并不是什么好现象,它归根结底还是我们人类活动造成的,而这一现象的出现又会进一步加剧碳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促使地球气候进一步异常化,人类真的需要想想办法并行动起来了。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10月3日文章《最新研究:地球正在变暗 地球反照率下降加剧全球变暖》
  • 2020年可能出现“大热”,地球不会越来越冷了吗?
    答:同时在地球变暖的状态之下,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在里面的作用反应最为强烈,通过对二氧化碳的一个监测数据也可以看到,如今已达到至少80万年前的最高水平,但更可能是数百万年的水平了。当然全球变暖是影响了它的产生,但是反过来还有一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相互的。对于我们海洋来说,吸收了人类活动所产生的...
  • 什么是温室效应?
    答:当然,在大气温室效应这个问题上,也有不同意见。例如,过去有些科学家认为目前数值模式还不成熟,计算结果过于夸大;百年升高0.3℃-0.6℃属于正常气候变化,不能证明是大气温室效应所造成,等等。当然这是少数人的意见。尽管如此,但对于目前大气中CO2浓度和全球温度正迅速增加,以及温室气体增加会造成全球变暖的原理,都是没...
  • 太阳黑子活动减弱会造成全球变冷吗?
    答:3度,或者大约华氏0.5度。而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测,在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保守估计将增加华氏5度,更为实际的情况将是上涨华氏7度。相比之下,太阳活动的冷却作用几乎可以忽略。拉姆斯多夫和菲尔纳总结说:“新的蒙德极小期太阳活动并不能抵消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