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不严,师之惰下一句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02

正确的表达是: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意思是: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出自于《三字经》。


当父亲容易,做好父亲这个角色不容易

由于种种原因,我的儿子在上幼儿园之前都是在老家“散养”,缺少了父母的管教,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饭前便后不愿意吸收,经常跪地板、手到处摸,不讲究卫生;有时候还顶撞父母,闹脾气没有礼貌等等。

都说男孩子需要父亲多多陪伴玩耍,由父亲教育可以更好地锻炼孩子的男子汉品质,所谓父亲就是儿子的榜样嘛。缺失了两年多的时间,我觉得我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养不教,父之过。

所以,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我为了把孩子的不良习惯纠正过来,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我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放弃了游戏、放弃了电视娱乐、减少了应酬、减少了体育锻炼等,挤出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讲故事,看教育文章、亲子活动、同事朋友串门等等,科普各种卫生知识,暴怒过、温柔过、孔过喊过叫过,浑身解数都使出来了,还好现在的习惯已经相当乐观了。这一年多的时间,为了教育好孩子的习惯问题,放弃了也经历了很多,深深的感受到:当父亲容易,做好父亲这个角色却很难。当父亲就是播种的事情,但是要做好父亲的角色,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严师出高徒

现在还在上一年级了,我也经常和同事在交流育儿经验,分享彼此的方法。有一次,同事说她儿子班级的老师都比较懒的,因为发现孩子的作业本,没有多少次批改痕迹,孩子也是以老师不批改为由经常偷懒。

我回家的时候,特意把我儿子的作业本、练习本都认真的翻看了一遍,发现老师都批改了,对于一些错误的地方还圈出来,不过有些地方孩子还是没有改正。于是我安排时间让孩子去改正,我说老师会重新检查的。

后来在期末“大闯关”检验中,我孩子的班级成绩总体在前三名,总共11个办,同事的孩子所在班级是后三名。

从这个批改学生作业的事情我认为应该和老师对待学生的要求严格不严格有关系。老师如果对待学生学业要求不严格,出现懒惰的状态,那么学生多半也会跟着老师出现懒惰的现象。我想这也是“教不严,师之惰”的具体体现吧。



  • 师之惰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
  • 教不严 师之惰 不打不成才是什么意思
    答: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duò)【译文】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不打不成才是民间流行的俗语 意思是不打孩子,他们就永远也成不了才.对此有人还有些看法,如下:大家都知道 孩子的力量是怎么也不可能比的过成人的 一些家长希望以...
  • 父不教子下一句是什么
    答:父不教子正确的是:子不教,父之过。下一句是:教不严,师之惰。“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好好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过错;不能做到严格要求学生,是老师的懒惰。这句话出自中国传统蒙学之一《三字经》,包含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完整的一句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
  • 《三字经》:“教不严,师之惰”你认为,当今社会,老师应怎样严格要求学生...
    答:此话出自中国传统经典《三字经》,其含义为: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天地君亲师”,在祭祀中把老师放在与天地、君主、亲人同等地位,这是对老师的一种尊崇。老师在孩子成长中究竟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什么意思 有什么故事?
    答:“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出自《三字经》。【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从前,有个无恶不做的强盗,在他做尽坏事后,终于被衙门的捕快捉了起来。由于他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罪,所以县太爷判了他死罪。临刑前...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此句是出自《三字经》,【作者】: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祖籍河南开封,后迁居庆元府鄞县(今浙江鄞县),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
  • 养不教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意思是: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出自于《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意思是: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出自于《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
  • 结合现代教育,如何理解“子不教,父子过,教不严,师之惰”?
    答:这句话出自《三字经》,原句应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仅仅是物质上供养子女衣食住行,而不从精神领域施加教育,是做父亲的过错。在学校里,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老师的懒惰。时至今日,仍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青少年的茁壮成长,身与心应是并行不悖的,二者不可偏废。否则,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