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说祖上是山西洪桐什么喜鹊窝迁过来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02
陈氏宗族都是从山西洪洞县喜鹊窝迁到我国东部南部的吗?

我姓陈,听老人家说我们也是从喜鹊窝逃荒搬来的。 有,有叫甘宁的,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写墓碑的大师,一个是汉朝的蔡邕,一个是唐朝的韩愈。,

很可能,陕西山西安徽很多人的祖籍都是河南,包括都敏君和千颂伊

山西洪桐移民的历史背景-大槐树传说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地移民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的,这自然要从元末年间的历史谈起。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虽然盛极一时,但“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
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断,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仅至正元年( 1341),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以生了百余次人民反元起义,以后人民起义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至正八年方国珍在台州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颍州起义,号称红巾军,徐寿辉在蕲州起义。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朱元璋在濠州起义,第二年张士诚也在江苏泰州起义,其后十余年,特别是刘福通的红巾军与军决战于两淮、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广大农民纷纷响应,元军出其精兵锐将与农民军决战,攻城略地,掳掠杀人,干尽了残暴之事。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脱脱破徐州,遂屠其城”(《元史脱脱传》),至正十七年、二十一年元军察罕帖木儿部与农民军战,“两战皆败之,斩首万余级”(《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元军“刘起租守顺德,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壮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元史顺帝本纪》),后来元军正规军精兵使尽,无力把农民起义军镇压下去,一些地主武装,为了维护本身利益也配合元军与农民作战,山西的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父子,陕西的李思齐,也出兵豫、陕、鲁和两淮,终于把红巾军镇压下去。在这些战斗中,元军和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元史.顺帝本纪》),使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扬州城中当时被杀的仅余有十八家。(《明在祖实录》卷五)温县牛洼村《牛氏族谱》也载:“兵戮河南,赤地千里。”已到了“春泥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境地后来朱元璋出兵江淮,派派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这样元末长达十六年的兵乱才算结束。
元朝末年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疫也接连不断。黄、淮河又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据《元史》载,仅元朝末年的雨旱灾,山东19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两淮地区8次。(《元史.五行志》)”造成“漂没民庐、死者众”(《元史.顺帝本纪》,“禾不入地、人相食”(《元史.五行志》),至正元年到二十六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至正元年,汴梁、钧州大水...二年四月,睢州仪封县大水害稼。六月癸丑夜,济南山水暴涨,冲东西二关,流小清河,黑山、天麻、石固等寨及卧龙山水通流入大清河,漂没上下居民千余家,溺死者无算。三年二月,巩昌宁远、伏羌、成纪三县,山崩水涌,溺死者无算。五月黄河决白茅口。七月,汴梁中牟、扶沟、尉氏、洧川四县,郑州荥阳汜水、河阴三县大水。四年五月,霸州大水。六月,河南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民居数百家。济宁路兖州、汴梁、鄢陵、通许、陈留、临颍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七月,滦河水溢出平地丈余,永平路禾稼庐舍漂没甚众。东平路东阿、阳谷、汶上、平阴四县,衙州西安县大水……五年七月,河决济阴,漂官民亭舍殆尽。十月,黄河泛滥。七年五月黄州大水……八年正月辛亥,河决,陷济宁路。六月己丑,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平地深丈有五尺余,漂没六十余里,死者一千五百人。是月,胶州大水。七月,高密县大水。九年七月中兴路公安、石首、潜江、监利等县及沔阳府大水。夏秋,蕲州大水伤稼……
十二年六月,中耠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漂民居千余家,溺死七百人。七月,衙州西安县大水。十三年夏,蓟州丰润、玉田、遵化、平谷四县大水……十四年六月,河南府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没居民,溺死三百余人。秋,蓟州大水……十六年,河决郑州河阴县,官署民居尽废,遂成中流。……十七年六月,暑雨,漳河溢,广平郡邑皆水。秋,蓟州县皆大水。十八年秋,京师及蓟州皆大水。十九年九月、济州任城县河决。二十年七月,通州大水。二十二年三月,邵武光泽县大水。二十三年,孟州济源、温县大水。七月,河决东平、寿张县,圮城墙,漂屋庐,人溺死甚众。二十四年三月,益都县井水溢而黄。怀庆路孟州、河内、武陟县水。七月,益都路霆光县、胶州高密县水。二十五年秋,蓟州大水。东平须城、东阿、平阴三县疔决小流口,达于清河,坏民居,伤禾稼。二十六年二月,河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六月,河南府大霖雨,*水溢,深四太许。漂东关居民数百家秋七月蓟州四县、卫辉、汴梁、钧州大水害稼。八月,棣州大清河决,滨棣二州之界,民居漂流无遗。济宁路肥城县西黄水汛溢,漂没田禾民居百有余里,德州齐河县境七十余里亦如之"。(《元史.五行志》)在《元史》中这类记载比比皆是。特别是河南地区几乎年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中书省户部曾上言:"连年水旱,田禾不收。”(《元史.顺帝本纪》)当时的一位治河大臣也说中原地区“连年饥馑,民不聊生。”(《元史纪事本末》卷二)
元末中原地区不但水患严重,大蝗灾也频频而至,从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大蝗灾计有十八九次。(《元史.五行志》)元时的大名路,至正十二年六月“开、滑、浚三州元城十一县,水旱虫蝗,饥民七十一万六千九百八十口”。(《元史.顺帝本纪》)中原地区从元统三年到至元末年,大饥荒就达十五次(《元史.五行志》),至正十七年河南大饥。十八年“京师大饥,彰德亦如之”。至正十九年冀、鲁、豫大饥,通州民间五杀其子而食之。保定路孽生盈道,军士掠孱弱以食。山东、河南之孟津、新安、渑池出现“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同时,危害极大的瘟疫又多次流行于河南、山东、河北、陕西以及南方诸省。(《元史.五行志》)
以上种种,兵乱水旱蝗变疫相辅而至,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元政府只好把一些路降为州,如“降徐州路为武安州”。(《元史.顺帝本纪》)就是到了明朝,由于人粮剧减也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名城开封由上府降为了下府(《明太祖实录》卷九十六、一百九十三)。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二十,一百六十四)到了洪武十七年全国各地仍把不足3000户的30余州降为县。(《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六十四)
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八),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六),“多是无人之地”(顾炎武《日知录》卷十),累年租税不入,”(《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一,)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于是采纳了萄州苏琦(《明太祖实录》卷五十),户部郎中刘九皋(《明史.食贷志》),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明太祖实录》),一场大规模的历经数朝历史50余年的移民高潮就开始了。} 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大量移民,农业生产刚刚有所恢复,又发生了“靖难之役”,四年的战争又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面,为此仍又有永乐迁民之举。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帝继位,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了”削藩”措施,燕王朱棣以入京诛奸为名,从北京进取南京,所过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与政府军反复拉锯作战,进行了四年的战争,这就是中原地区盛传的所谓“燕王扫碑”。当时一部分地区的老百姓也自行组织武装,拒抗燕王军队,这反映了人民要求安居乐业,恢复生产的愿望。
根据《明史》记载,燕军在战争中,抢掠屠杀甚为严重,如“燕军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明史.恭闵帝本纪》)在真定“斩首三万级”,白沟河仗,燕王“乘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明史.成祖本纪》)中原地区的老百姓自动帮助政府军抗击燕军朱棣胜利后,对忠于建文帝的军队和百姓杀无遣漏,河北、山东等一些族谱中记载,燕兵所至,村城成墟,当燕王打到冀、豫交界处时,遭到地方武装“十八村联谊会”的把抵抗,燕王无标转路攻取南京,后燕王把一带人杀的只留狐、刘两家,山东临清县寨村光绪四十年写的《李氏族谱》记载,盖燕王靖难兵起,在建文时南北构兵,南兵大军追袭,则南兵自南而北,北兵胜大军犯阙则自北而南,想尔时,或杀,或刮,或逃,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
因此,靖难之役“,加剧了中原地区荒凉局势,民非杀即逃,这也是永乐移民的又一原因。
当元末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连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元人钟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这虽然是封建文人溢美之词,但也说明晋垌带比较安定,再加邻省难民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是稠密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多人,河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三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四百零三万零四百五十口,等于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
山西的人口和中原的人口相比,极不平衡。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为189.1万人,河北人口为189.3万人,而山西人口却多达403.04万人,比河南、河北人口的总和还多25万。再从人口密度来看,同样是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山西平均每平方公里27.52人,而河南每平方公里12;85人,河南的人口密度不足山西的一半。这样,山西“地狭人稠生计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连朱元璋也认识到“山西民众而地狭”。这时朝中的要臣一再提出应从山西移民到中原,如洪武三年(1370年),郑州知州苏琦提出“时宜三事”,其中一事就是移民中原,洪武十五年(1382年),晋府致仕长史桂彦良上《太平治要》20条。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户部侍郎刘九皋又奏请迁移山西之民以实中原,终于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于是拉开了—场轰轰烈烈移民活动的序幕。
明代初期山西的移民,说是从洪洞大槐树下迁走的,实际上远远不止如此。根据《明史》记载,“成祖核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丁多田少”,以“分其丁口”的办法进行移民。这个范围是相当大的,包括现在的晋中、晋南、吕梁和晋东南等地区。按照明初山西的行政区划,所谓太原指太原府,辖6个州20个县;平阳即平阳府,辖6个州29个县;泽是泽州,为省直隶州,辖4个县;辽是辽州,省直隶州,辖2县;沁指沁州,省直隶州,辖2县;潞是潞州,省直隶州,辖6县;汾指汾州,省直隶州,辖3县。这样,明初山西移民就涉及到2府、17州、66个县。在当时关山重重、道路阻塞的自然条件下,这么多地方的移民全要集中到洪洞县的大槐树下,有没有必要?是不是可能?恐怕是没必要也不可能的。但是,由于洪洞大槐树下是当时最大的移民“点行地”,在后来的历史上影响特别大,移民后裔们自然也就乐于认同这样一个出发地了。
关于移民的次数,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经学者们的反复考证,洪武、永乐两朝共有17次。简单的情况是:
洪武六年(1373年),从山西及河北正定府移民至安徽凤阳垦荒。
洪武九年(1376年)十一月,再从山西及正定府移民至凤阳垦荒。因为是冬天,政府发给移民过冬的棉衣。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从山西招募2.4万户百姓从军,后又都复员为老百姓,就地安置垦荒种地。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又从山西的泽州、潞州,挑选“田少丁多”或无田之家,迁往彰德、正定、临清、归德、太康等地垦种。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山西沁州百姓张从整等116户自愿外迁屯田,户部给予奖励,让他们回沁州招募居民。
同年同月,后军都督朱荣向朝廷报告:由山西迁居到大名、广平、东昌三府的百姓,一共分给他们2.6万顷土地。
同年十一月,命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等迁移山西百姓,到彰德、卫辉、归德、临清、东昌等地栽桑种枣,垦荒种地。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冯胜、傅友德与常升等到山西招募百姓从军,共设16个卫所。大约是平阳府选了9卫,太原、辽、沁、汾选了7卫,每卫5600人,共有9万余人。
同年十二月,朝廷命后军都督佥事李恪、徐礼去山西招募移民共598户,分别迁至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地。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2.66万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建文四年(1402年),户部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迁至北平各府、州、县。
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从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移民1万户,充实北京。
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再次从以上地区移民1万户,充实北京。
永乐四年(1406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县吏李懋等214户人愿到北京为民,户部给他们发了安家费。
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朝廷命户部从山西的平阳、泽、潞及山东的登、莱等州,招募了5000户到北京的上林苑监,牧养栽种。
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向朝廷申请到北京、广平、清河、正定、冀州、南宫等府州县为民,开荒种地,依律交税,得到政府的奖励和资助。
综上所述,明初从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半个世纪中,从山西向外地移民17次,每次数百户,甚至上万户,前后人数达到100万以上。回顾我国历史上政府组织的移民活动,汉代仅限于屯垦戍边,并没有形成全国规模;三国割据一方,各自分散屯田;唐代移民屯垦兴盛,但安史之乱以后废弛;宋代重文轻武,屯田时盛时衰;元代全国兴屯,但很快天下大乱。所以说,明初山西移民,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官方移民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
那时候还创造了一个词叫“解手”,一直流传到现在仍然使用,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百姓们被迫登记以后,为了防止他们途中逃亡,官兵们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串连起来。那时候,迁徙路上,到处是一串串的移民,他们一步三回头,天愁地也愁。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人们免不了要大小便,但一根绳子拴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大小便非常不方便。于是只好向押解官兵报告说:“老爷,请解手,我要大小便。”这样子日复一日,人复一人,次数多了,日渐简化,只要说上一声:“老爷,我要解手。”
明初有个袁公正,字成甫,曾随朱元璋打天下,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官拜镇威将军。明朝统一后,首要的大计,是移民垦荒。袁公正又自动报名,举家从洪洞迁至山东曹县黄岗集落户。当时很受朱元璋欣赏,亲赐一块“袁氏题名玉碑”,还给他提升了三级头衔。袁公正在曹州以北约20公里处的关王庙北土岗上安下家来,取名“袁家固堆”,并题词曰:“洪洞分枝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
陕西省的山西移民比较多,大概是与山西一河之隔距离近的缘故。据征集的谱谍看,武功县的戴氏、麟游县的赵氏、邢氏、扶风县的刘氏、彬县的陈氏、固源县的郑氏、米脂县的杨氏、并氏、眉县的刘氏,其先祖都是明初从洪洞迁去的。
综前所述,洪洞大槐树下的移民,当初直接迁入地是豫、鲁、冀、京、皖、苏、鄂、陕、甘、宁、晋等省市。然而数百年间,峰回路转,这些地方的移民后裔,又辗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东北、港台等地。特别是近几十年里,迁移的浪潮此起彼伏。例如解放前的“走西口”、“下关东”、“下南洋”,建国后的城市知青“支边”、“上山下乡”,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探亲、定居,更使洪洞移民后裔的足迹,踏遍了神州大地、天涯海角。
参见: 山西洪桐县寻根网 全文阅读洪桐大搬迁考证进入www.yuanscn.com

我也姓李。这个跟你的所在的地方有关系的,因为李氏有很多分支,每个分支的字辈都不一样的。
2701、 河北李氏:耀、庆、维、静、学。
2702、 四川李氏:耀上天存,必定开泰,国朝治应,永昌近绍,祖宗贻训;远企圣学有光,传家惟在守善,名世际遇贤良。
2703、 成都新都:耀祥文正万世兴,荣华富贵永世昌。
2704、 安丘峰山:耀、作、声、德、茂、学。
2705、 湖北钟祥:瑶永作兴起,当家祖德耀;国荣天下顺,正大光明成。
2706、 广西李氏:遥、殷、怀、建。
2707、 娄底西阳:尧舜祖宗伯仲惠,绍永楚思廷,大义世朝志,士显文才祥,孝友诗书第,雍和礼乐家,前徽新气象,后嗣焕光华。
2708、 湘乡涧山:尧舜祖宗建,楚继应裕志,太元文芝芳,培时朝相时,骏业昭唐史,鸿图肇吉阳,嘉谋贻有榖,绳武履平庄,勤俭循古训,英豪著令望,宏猷绵奕叶,蕃衍卜龙城。
2709、 湖北红安:业承先绪,德绍龙昌;文章华国,万世荣长。
2710、 长沙清泰:业恢忠孝美,佾荐必芬香,矩 遵先哲,家庭集百祥。
2711、 山东泰安:业务方宗,呈弘冀广
2712、 江苏常州:翼、宝、祖、宗、之、德。
2713、 某地李氏:义、登、金、邦。
2714、 云湖李氏: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2715、 华容李氏:易简乾坤定,时和万象昌,传经诗祖泽,腾厚有余芳,泰运元亨甲,隆民肇楚良。
2716、 某地李氏:义鉴思兴廷,景朝仕大文,昌吉必承先。
2717、 吉林李氏:义、入、积、善、生。
2718、 新店李氏:义希伯克孔,钦汝材耿尧,镜洪彬炳墀,锡浚树辉增,銮汪植焕型,铨译标烜坦,铿清楷炽城,金语权坤,铁源桢在,锦泉樟熠臻,银渊杯圣,铜派本炎基,铭济朴灿境,钧鸿梭塔,锋泰松坡,锐永梅烨疆,钰淳根燧至,镇润枝燎坚,锶温杰灵地,钴法榜煌堂。
2719、 某地李氏:义一谦彦永,元玉乔芳邦;时大文名成,乾坤嘉瑞生;鸿图常安奠,万载乐昌平。
2720、 四川北川:一本宏开,永楚德义。
2721、 沈阳李氏:一本同宗,桃源伯和。
2722、 邯郸和村:一本同宗,正义序清,???行。
2723、 江西南昌:一本以光先,德道传家久,丕言振在斯
2724、 湖北钟祥:一本家三远,万子同克昌;光先明太祖,孝廉永存芳。
2725、 山东黄县:懿成振恒兴,佳传明乡。
2726、 湖北浠水:一二三四五,兴旺永长久;作善有余庆,由来自必昌;成香开世德,晋秀普明良。
2727、 山东古滕:宜风际允桂,提振太丰成;绍宗思道义,守政玉贤良。
2728、 河南通许:一辅廷培邦,生应怀居良;富祥呈兆瑞,吉庆现荣光;修德功宜力,行仁善自扬;孝敬本天性,忠义振纲常。
2729、 四川泸州:一公开九道,万事共朝庭。
2730、 湖南衡南:一潢丰自庭,延孔懋永清;志添思文大,均仁迁孟与;沅朝宗继本,祖国定安凝;绍先家逾振,惟德世相承;忠厚增绵衍,宏天启利贞;节馀恒用足,业广庆观成;时恭逢昌吉,登科冠俊英;贻谋宜善美,集义见和平;崇学钦儒士,光荣有令名。
2731、 江苏宝应:以、家、永、文。
2732、 四川李氏:一举登甲第,光宗万戴兴;贤名承祖德,隆遇达天廷。
2733、 贵州毕节:逸梦高光远,……永,正鸿初鸣凤。
2734、 湖北天门:一品月德正道,斯大乾坤永昌;孝友克振家声,贤哲芳扬辉光;联铭作为钢纪,经书广显栋梁。
2735、 耕读堂李:翊、庆、定、永、嘉。
2736、 河南商丘:一、如、国、德、章、重。
2737、 辽宁李氏:盈若德?,永凤春发,祥恩玉和。
2738、 江西南昌:奕世其昌,恭洪泰运。
2739、 四川南溪:一世生宗祖,登启绍长明;清光培泽永,尚德锡华荣,。
2740、 某地李氏:一、世、选、忠、良。
2741、 梅山芙蓉:奕维文教,昆耀辉功;宗宏重宝,诗礼传芳;书培友德,拱景示昌。
2742、 麻城木子:以文常会友,维德能辅仁;孝亦传家本,丹方云景广;文明泽孔长,灵龙凤呈祥。
2743、 四川渠县:一文中有尚,维世国永昌;人才长显达,经济正朝纲。
2744、 湖北荆门:一、兴、万、代、家、常(长)、春。
2745、 湖北沙洋:一学世志,正启明良。
2746、 萍乡李氏:一学观成正道庭,炳垣锦耀日维新;文章报国风声远,忠孝传家天性真;竹帛名垂提旧籍,王侯位显拔群伦;西平世泽三河衍,霞蔚云蒸席上珍。
2747、 吉林通化:已、学、月、日、振。
2748、 汝城李氏:奕业番衍,祖武克承。
2749、 某地李氏:一元初复始,万象又更新。
2750、 安徽池州:一元开抄瑞 ,百成超青支云;向玉方维桂,传家绍有文。
2751、 河北李氏:一、之、承、国、庆。
2752、 湖南常德:壹制思玉,如为文培;宗功祖德,有开必昌;本认克善,世家之光。
2753、 河北承德:已志运事道,公安德大同。
2754、 广西李氏:伊子念瞻依,持恭协峻扉;殷怀斐化纪,允若倬清晕。
2755、 贵州李氏:应、炳、德、正。
2756、 湖南邵阳:印昌宗克绍,光祖德诗书。
2757、 广东清远:应承可益万世珍,文宗功启佰扬。
2758、 邵阳八甲:应嗣继仁子,志文仲显廷;祖宗永世德,时长开佑增。
2759、 山东临沂:英、春、长、尊、先、法。
2760、 江苏丰县:荫春仰成耀,开秀显登朝;忠修延庆祥,善发福永强。
2761、 安徽金寨:应、德、长、生、丙、卫。
2762、 新郑李氏:应发尔秉景,世相文位来;甲毓昭泰承,载万道晗春。
2763、 四川泸州:寅光辉祖德,运启永昌宗;万国春山秀,维阳世玉龙。
2764、 四川大足:应国宗尚成,仁义值千金;忠厚传家友,永远镇乾坤。
2765、 云阳李氏:应国正大振文明,善德光扬兆家祯;绍述先宗鸿景运,显达世业耀昌亨。
2766、 江西泰和:应、华、繁、芝、如、开、选。
2767、 浙江李氏:应、华、显、杨、昌、彦。
2768、 某地李氏:应会春秋榜,联科定显名;书香承祖烈,经济绍前勋。
2769、 江西南昌:应、嘉、曰、敬、财。
2770、 四川会东:英俊贤良泰,荣华富贵昌;首源应天远,世代永贞祥。
2771、 某地李氏:英、培、典、九、厚。
2772、 某地李氏:应、启、昌(世)、吉、盛。
2773、 华容李族:应齐子崇春时祖,烈廷家大孙谋师。
2774、 重庆李氏:映秋大雁鸿,三元国正中;云耀朝兴斗,尧舜永安鹏。
2775、 古宁李氏:应仁绍秉淑,广时世汉端,均维尚永隆馨懿。
2776、 辽宁李氏:盈若德?永凤,春发祥恩玉和。
2777、 湖南临湘:应尚承永芳,春长振世绪;达亨崇美鼎,守典特安敦;立志宜超卓,佳名连纪登。
2778、 江苏如皋:应、盛、景、耀、秀、长、志(子)。
2779、 山东郯城:荫、慎、永、长。
2780、 龙凤吉祥:应时方正妙,元谓永世昌;先代培厚德,龙凤景吉祥。古宁李氏:应仁绍秉,淑广时世,汉端均维,尚永隆馨懿。
2781、 湘乡天堂:应世仕友必,福德兴文思;元良国朝时,逢时照盛名;代纪传扬久,忠厚启家庭;仁义存心性,由行定克成。
2782、 湘乡厚峰:应世自有必,万仪峰然之;声玉朝正洪,添星顺昌炽;燕翼传家久,贻谋启螽斯;仁智存先德,端行定隆兹。
2783、 吉林长春:印、术、振、维、绍、继、旭。
2784、 成都李氏:应万灵均焕,先原彦祖宗;必成文武志,永代发兴隆;盛世才华茂,昌明正学宏;传家本忠孝,福禄自天崇。
2785、 广西平南:寅文成先,上道荣行。
2786、 遵义桐梓:应文登子曰,光宗世荣,才元民政。
2787、 广西灵山:应文秀其郁,永世国长安;福禄兴仁寿,富贵得永久。
2788、 云南镇雄:英贤毓朝秀,蓝贵永家升。
2789、 某地李氏:应新梦静迁,秉宗彰桥纲,宗义维先正,存承发继?。
2790、 某地李氏:应选水华元,再现朝之文,廷天甫仕恩。
2791、 湖北汉川:应阳光之世,大昌开广徳;中正立元勋,在国维良向;诗书为以谨,传家振先声。
2792、 福建南安:应以仕存,维尚永隆系;滋森炎增锡,活根焕培钦,泽梁炳基钰;治栋熄坦铨,洪甫瑞均懿。
2793、 长岛李氏:应永德国,芝春成长;秉中志广,景运肇芳(祥。
2794、 河南周口:应、永、培、挺、红、艳、宾。
2795、 广西博白:英元培毓,奕异其昌。
2796、 四川李氏:银、正、明、安。
2797、 河北南宫:英支登文金,培一令召博,孟祥学武艺。
2798、 某地李氏:应宗文运光,继志愈明昌。
2799、 华容李族:应钟允集美,世初树泽光;维学绍其德,克家继以昌;锦开自仕锡,洪任必先芳;振起宜宗正,作新在善良。
2800、 湖北随州:英宗开天,汉家传子。
2801、 湖南桃江:永、安、兴。世、泽。
2802、 某地李氏:永、保、朝、廷、万、事、兴。
2803、 某地李氏:永、保、传、家、本。
2804、 安徽亳州:永葆同庆世,长兴万国春。
2805、 湖北荆州:永宝忠万年,洪辉祖泽明;书香开世运,上达必仙人。
2806、 李火德裔:永佰发文子,逢清正德芳,家传居乃后,让国福斯长。
2807、 湖北仙桃:永承宗祖,同培本源。
2808、 罗定李氏:永、成、世、绪。
2809、 皖北萧县:永大克敦敏,世德玉守宏。
2810、 安徽定远:永大明天东,正长玉培发,广道德昌茂,万士文雪寺。
2811、 某地李氏:永、德、绍、春。
2812、 江苏淮安:永、登、同、章、万。
2813、 某地李氏:永代发兴隆,盛世才华茂,昌明???。
2814、 广东李氏:永定世家昌,邦国成良干。
2815、 四川南充:永华春茂,其本承田。
2816、 某地李氏:永芳必和大,万世绍书香。
2817、 某地李氏:永、凤、学、德、成。
2818、 云南李氏:永、福、金、朝、炳、顺、吉。
2819、 湖南蓝山:永光西昌,明兆家岁。
2820、 某地李氏:永、广、庆、吉、昌。
2821、 大连李氏:??永鸿,儒(玉)生云志。
2822、 山东李氏:允继家开正,全星德兴应;兆玉广传贤,成吉大有庆。
2823、 山东沂南:允克成家,乃传富国;中兴有世,继起在德。
2824、 某地李氏:永克家帮正,世德大有成。江苏沭阳:永、立、宏、同、大。
2825、 盘锦李氏:永林春福长,存德喜书田。
2826、 安徽太湖:永隆克声振,名显耀世宗。
2827、 某地李氏:永乃凤全宗叶宜,顺守金根永佳久。
2828、 大连李氏:永、庆、长、春。
2829、 四川大竹:永卿可师必有成,天开文远子万林;能作孔周机智点,子带儒为席上珍;信修佳谱德泽厚,绵远根深曰长荣;继全宗祖建功业,一族英豪展光明。
2830、 华容李族:永荣丙在学,斯文世赢宗;大家思远裕,忠孝志齐从。
2831、 广东高州:永善色卓祖唐,云维成植培秀;和平同国庆,忠信会祯祥。
2832、 广饶石村:永、尚、风、园、明、金。
2833、 某地李氏:永上清云志,文明万世昌。
2834、 某地李氏:永、生、长、在。
2835、 大连李氏:永思祖德,克念宗功;万世敬承,家声允隆。
2836、 四川巴县:永、世、和、祥。
2837、 河南南召:永世克孝,载沁之光,长发其祥。
2838、 双城李氏:永世启承德,廷延盛学芳;安心传宝玉,国泰庆云昌。
2839、 黑龙江李:永世少嘉传,景业震守连。
2840、 四川南充:永世正昌云,春光元天子,文武登大庭。
2841、 某地李氏:永、世、贤、良、举。
2842、 黑龙江李:永世起承德,庭延盛学芳,安心传宝玉,国泰庆云昌。
2843、 山东肥城:永守文广殿,衍庆道法兴。
2844、 某地李氏:永守先贤泽,方希奕代隆。

您好 这很有可能 因为特殊历史原因 楼上的就是历史 楼主可以看看关于洪洞大槐树的相关历史 问我祖先在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 希望对您有帮助 谢谢采纳

这个不知道,看看你家的宗谱不就清楚了吗~~

  • 有谁知道洪洞县喜鹊窝这个地方
    答:我听我爷爷说,我们家的祖先也是从山西喜鹊窝迁来的,但当时先辈没文化,家谱已遗失,到现在都没有家谱的传承和祠堂。我们是陈氏。我在网上查了一些,好像没有这个地址了,或许是由于年代的变迁,改了名称。
  • 山西洪洞孙氏祖先是谁
    答:因寺有棵大槐树,树上有个喜鹊窝,移民临行前或者在此相互倾诉别恨离情,或者以志不忘本,采集槐种包藏,以供立村时栽种,故山东各具相当量的谱牒碑碣中多有某某始祖自山西安洪洞县"大槐树"、"大槐树底"、"老鹊窝"、"老鸹窝"、"老鸦窝"迁居的记载。这...
  • 九州之一青州~有座将军山~山上有座将军庙~谁知道将军名字
    答:这罢山西老鸹窝的典故,再讲我们青州的老鸹窝村。青州的老鸹窝村,并不比山西老鸹村晚。青州老鸹窝有一宗赵姓,还是从山西老鸹窝迁来的呢! 青州的老鸹窝村,是一方宝地。洪武大旱之年,此地依然草木茂盛,白扬树排排,树冠苍翠蔽日,吸引的鸟雀云集。什么鸟?花喜鹊,俗名老鸹。有多少老鸹?数不清。只见它们落在杨树冠上,...
  • 山西洪桐县大槐树李氏,是李唐哪支的后裔,请专家介绍
    答:山西洪桐县大槐树李氏现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太宗之后,第二种是李虎之后,是唐宗室旁支,第三种是后唐沙弥之后。李姓的迁涉与分布,从先秦时期,从现甘肃,宁夏大肆从北至南,分布甚广,全国各地皆有李姓李姓源远流长,单是李姓建立政权就多达十个,大成,西凉,吴,魏,唐,后唐,南唐,大蜀,西夏...
  • 何氏家谱
    答:何姓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分布地区不同字辈也不同。同一省的也不尽相同。按你说的老家是山东。但是山东的何姓字辈没有符合你说的你爷爷和太爷这样的承接顺序。山 东 山 东:何其。何忠。何常 何宝 山东临沂:守登昌 山东临沂册山:(元)太,凤,秀,新(感谢 何新国 提供)(源于山西洪桐喜鹊窝)...
  • ...祖上是从山西喜鹊窝迁徙过来的,谁知道山西喜鹊窝在哪?有甘姓家族...
    答:蔡邕曾对卢子干、马日碑说:"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唯郭有道无愧于色矣!"因为只有《郭泰碑》是颂当其人的,其它的碑文则都颂非其人,可见他作墓碑大多是对人溢美过誉的。韩愈撰《柳子厚墓志铭》,转弯抹角地批评柳宗元参加王叔文改革集团一事。这批评虽然全是出于韩愈保守的个人偏见,很...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答:由此可见,山西老槐树地方是朝庭移民的集中地。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可以说只要是华人,就听说过。因为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大槐树迁移出去的。 不过,很遗憾的是,当年的那一棵大槐树已经没有了。 现在山西洪洞县,我们今天能看到的那棵大槐树,就是在当年生长大槐树的地方,重新植入了一棵。只不过这棵大槐树,不是真的大...
  • 请问:现在的河南温县人,听说是朱元章当皇帝时,从山西迁过来的,谁...
    答: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中秋佳节,乃家人团圆之日,举杯向月,当饮水思源,有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想必那棵大槐树,也曾见过我们的祖先,手携手肩并肩从洪洞走向全国吧。今天见到有人发帖,质疑如何协调9-18与中秋节的气氛,而在我眼里,即使撇开...
  • 申氏的传说?
    答:……申氏家族元朝末期在南京做官,明初朱元璋清洗京都,将申氏家族发配青海做苦役,途中申氏从山西逃离。全族几百口人砸掉大铁锅,一户分一块锅铁,各奔东西,但愿来年拼回原锅,全族团圆,故称“大锅申”。当年一小部分申族人进入河南,躲进太行山中隐居于郭亮村。………数千年来,我申氏播迁全国各地...
  • ...老辈人说我们家族和别的韩姓不是一个姓,他们是从山西洪桐县迁...
    答:有家谱吗?我们韩氏家族据说是从我们县的宋小营迁过去的,但之前从哪里来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