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村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5-01
农药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早期的农药都来自植物和矿物,这被称为第一代农药。例如,用硫磺、烟叶水杀虫,用硫酸铜防菌、防病。
第二代农药即有机合成农药。例如DDT和六六六等为杀虫剂,福美联、代森锌等为杀菌剂,还有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等。
高效、低毒、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的第三代农药——有机杀虫剂、化学不育剂、激素类农药、生物性农药等的研制,为征服植物的病虫害添上了重重的砝码。例如,美国梅特卡夫等研制的DDT的代用品益滴涕,它可被生物降解成无毒物质,对环境影响不大。又如,英国伊利奥特(M.Elliot)等合成了天然除虫菊的类似物苄氯菊酯,具有高效、广谱、低毒而又可被生物降解的优点,可避免环境污染。有理由相信,“绿色杀虫剂”——生物杀虫剂或生物农药的使用,将能既杀灭害虫,又不危害人的生命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
此外,针对DDT引起的其他害虫及螨类的猖獗,人们提出了害虫综合防治的概念,主要是从生态系的概念出发,重点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关系。至今,这一概念已成为一门包括生态、昆虫、植物、杂草、土壤、数学(系统分析、计算机)、经济学等学科在内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1、农业高度现代化。美国是世界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高、劳动生产效率最高、农产品出口量最大、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农业成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2、区域化发展优势明显。美国西部经过大开发后,其区域优势十分明显,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水果、蔬菜生产基地。美国中部地区大部分为开阔平原,土壤肥沃,一年四季气候分明作物生产期长,玉米生产位于全美第三位,牛肉生产位于第二位,生猪生产位于第六位,畜牧屠宰加工位于第一位,三分之一的农产品出口世界各地。
3、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美国农业生产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整地、深施肥、收获等各种农业作业项目全部实行机械化,有的项目还实行复合作业。家庭农场实行公司核算,科学种植,机械标准化作业,生产效率高。
4、高度重视农业资源保护。一是进行盐碱地的治理,改善土壤理性,科学选择适合土壤种植的作物品种。二是发展旱作农业。三是开展保护性耕作,对农作物秸秆实行机械还田。四是实施休耕法。美国政府规定了土壤保护标准,农户的耕地经过检测后达到了规定标准,就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否则就得不到政府的补贴,从政策上激励农户保护土壤。
5、节水农业在美国西部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美国西部是干旱地区,雨水少,这里的旱作农业十分发达。其主要运行机制是政府投资修建主渠道,家庭农场自己投资将水引进农田,充分发挥政府和家庭农场双方的积极作用。种植园普遍采取机械耕作、播种,自动喷灌,并采用渗灌的方式输送营养液。
6、产业化经营水平高。美国农业生产阶段、农业产业化阶段、市场销售阶段紧密相联,农业产业化程度高,实现了产销”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
二、美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经验
1、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法律体系。各项法律既规定了农民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企业的行为,同时也规定了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行为。同时,在财政上对农业给予了大量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教育、科研、推广工作有足够经费运行。
2、健全有效的农业技术支持体系。美国农业科技体系主体主要由联邦农业部科研机构、赠地大学的农业科研及推广机构和私人企业科研机构等三方面组成。美国农业的最大成功得益于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的体制,美国农业部系统的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按各种法令和条例拨给农业部的联邦预算,其中大部分分配给8个农业科研中心。大部分农业科研投入来自各州、各类基金会及企业,也就是说,美国的农业科研投入是一个多元化的投人体系。
3、充分发挥各类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农业合作社遍布美国各地,在美国的一体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有:一是销售和加工服务,二是供应服务,三是信贷服务。
4、以加工业为龙头带动农业生产发展。洛杉矶商会是一种民间的会员式组织,具有组织农民生产、联系市场、提供信息、帮助和指导生产以及销售农民生产的产品的作用。同时,它还帮助农民建立与政府沟通的渠道,特别是在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咨询和保护会员的利益等。美国各地都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农业为保证,来完善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工厂化。
三、主要启示和建议
1、遵循市场规律。市场的需求是农民(农场主)生产的动力和基础,因此,第一,要把市场放在首位,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实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第二,企业和农户的所有经营方式和行为都要从市场出发,重视社会消费需求的变化,注重市场调研,重视市场营销。第三,要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不仅要着眼于国内,而且要放眼国际,在国际大市场上找出路,特别是要抓住人世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以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发挥品牌效应,积极抢占国际市场。
2、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美国十分注重有机农产品生产,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我国,虽然己开始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步伐,但发展较慢。WTO的加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农产品质量(外观和内在品质)成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是单打独斗,形成不了规模和气候,更不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给我们的机遇的需求。因此,加快制定符合WTO等国际标准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已成为非常紧迫的课题。建议加快这方面的工作步伐。
3、要加大农业环保力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美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对农业环保要求严格,尽量减少化学药剂,鼓励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我们应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保证食品安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4、要改革管理机构和体制。全方位发挥市场功能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而不是支配。因此,要使政府部门真正能在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宏观引导,加强农业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以及农业执法体系建设。重点应放在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扩大和完善市场功能。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使市场主体能够独立自主、自负盈亏地在这些体系和框架内运营,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作用和市场的调节作用。(

三个。

一阶段:乡村生活时代,1900-1929

本世纪前几十年的计划集中在农场生活,那个时代被看成是农村生活。尽管改善农村生活的动机主要源于“农村问题”的反对建议,但是双方观点都是乡村运动的一部分,一种主要基于城市对乡村生活条件的日益关切的表现。

二阶段:新政,1930-1945

在30年代的新政期间,农业发展政策是联邦政府应对大萧条的反应之一。但仍主要以农场和农民为中心。此间主要的农业计划包括《农业调整法案》(1933)和《土壤保护和国内分配法案》(1936)管理下的那些计划,成为此后整个世纪农业政策的核心。

这些计划通过直接支付生产者,土壤保护技术支持和成本共享实现了面积削减。

三阶段:战后时期,1945-1960

战后早期,在总统杜鲁门和农业部长Charles Brannan的管理下,贷款和技术支持计划仍致力于解决农村贫困和工业发展。比起新政时期更加注重联邦和当地政府的结合,与那些导致更直接的联邦农业支持计划的批评保持一致。

艾森豪威尔政府实施了一项新计划,专注于向当地社区发布经济发展信息。为数不多的得到联邦资助的计划被设计成示范试点,为当地领导依据自身资源和需要去学习和采纳树立了榜样。

美国农业部视当地政府积极性和草根阶层的控制为农业发展工作的关键。

扩展资料

北美洲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16-18世纪,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西欧各国相继入侵北美洲。到了十八世纪中期,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块殖民地,殖民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相对成熟。

但是殖民地与英国之间产生了裂痕,英国继续对北美地区采取高压政策,引起了北美地区居民强烈不满。从1776年到1783年,北美十三州在华盛顿领导下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美国正式诞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法令。逐步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

美国独立后积极进行领土扩展,美国领土逐渐由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北部、南部经济沿着不同方向发展。南北矛盾日益加重。 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的战争,又称美国内战。最终是北方领导的资产阶级获胜统一全国。

参考资料人民网-新农村建设在国外(美国、法国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美国历史



一、美国农业发展特点
  美国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美国的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为18817万公顷,人均接近0.6公顷.2012年美国的务农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美国自然资源丰富,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美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2012年,美国的谷物总产量为3.63亿吨,人均占有量1160公斤.美国拥有巨大的粮食储备,谷物的结转库存占世界第一,近年来大致接近世界库存总量的1/3.美国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并重,在美国的农业总产值中,2012年种植业占52%,畜牧业占48%.美国畜产品在世界上占有巨大的份额.2012年,美国畜产品销售量为全世界第1位,其中牛肉占世界21%,奶占18%,蛋占12%.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都处于世界最发达之列.这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更与经历百年的历史演化和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构成的、有竞争力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美国农业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农业法规和配套体系完善.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其农业部在1862年成立的时候就明确定位“农业是制造业和商业的基础”.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使农业成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美国农业全面支持政策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经过几十年的强化和发展,目前形成了庞大的农业政策体系,内容涵盖资源保护、农业科技发展、农业价格和收入支持、农业信贷、农业税收、农产品对外贸易等方方面面,但农业补贴始终是农业政策核心,在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高美国农业竞争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是以小型家庭农场为基础.美国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美国农场以家庭农场为主,公司型的农场越来越少.据统计,2007年属于公司性质的农场有96000个,合作农场为174000个,而家庭农场则有190万个.到2010年,美国的农场约有220万个,农场占地面积为9.2亿英亩,平均每个农场的面积为418英亩.美国220多万户的农场中,大约有350多万的农业劳动力,其余的是小孩和老人等,每个农场主平均经营400英亩的土地,大约等于2400亩.每个农场的劳动力平均为1.6个.2010年,美国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农场有88%是属于家庭农场,而生产的农产品占全美农产品生产量的79%.
  三是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美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通过科学分化,使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著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早在1914年,美国农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这种格局保持至今.这种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通畅的水陆运输网的建立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分工专业化生产,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也有力地推动了附近地区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四是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领先世界各国最早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60年代后期,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更加提高,达到了从土地耕翻、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等全过程机械化;70年代初完成了棉花、甜菜等经济作物从种植到收获各环节的全面机械化.当前依然在种植业、工厂化畜禽饲养、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方面保持着世界先进水平.目前美国农机的生产、科研部门正在研究推广把卫星通讯、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等高尖技术应用到拖拉机等农机具上,实现拖拉机等农机的无人驾驶、自动操作、自动监控等,使各种农业机械能更准确、迅速地实现耕地、播种、施肥、除草、除病虫害等作业.生产的机械化辅之以管理的科学化,将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五是农业产销一体化.美国的农业体系被称作“农工综合企业”,在这个体系里就业的人数占全国劳动力的17%,大大高于农业本身所能吸收的劳动力.美国把在工业部门中先发展而后成熟的管理办法、经验引入农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现产业化经营.如在食品的产销系统,就包括农业投入物的供应,农产品的收购和加工、批发、零售以及餐馆等,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体系.
  六是科技在农业生产应用广泛.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美国高生产率的坚实后盾.美国的经济实力使它始终保持农业技术的领先地位.在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最有效地利用和节省资源,提高农业产量和利润率,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保持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作为美国农业研究的基本目标.目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农业生物新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七是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地利用和节约农业资源,保持农业在国际上的可持续竞争力,美国高度重视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械的推广和使用.经过长期努力,目前实施保护性耕作(按作物残茬覆盖量达到30%为标准计算)的比重,大豆已达到30%—40%、玉米也达到了25%.实际屯地表作物残茬覆盖量小于30%而接近标准的土地耕作面积远大于上述数.美国于1986年起开始实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本着农民自愿参与的原则,由政府补贴,农民实施10-15年的休耕还林、还草等长期性植被恢复保护,最终达到改善水质、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美国农业发展经验做法
  美国从一个移民国家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农业大国,除了良好的资源条件之外,国家政策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用农业立法保障农业的发展.在几十年里,美国国会通过了大量有关农业的法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法律体系.国会农业立法是个辩论和反复磋商的过程,是各种利益集团互相让步的过程.立法是政府制定农业政策、实施农业计划的基础,后者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各项农业法律不仅规定了政府对农业政策的基本取向,而且还规定了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基本权限,政府行为只能限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
  据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官员介绍,美国自1933年颁布的农业调整法至今,历经近80年的变迁,已形成以农业法为基础和中心、100多部重要法律相配套的比较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美国政府每5至6年就对相关法案进行更新.在法案的变迁中,政府既充分尊重市场运行机制的支撑作用,尊重农业生产发展的内在规律,又强调政府的功能与作用,使新法案由原来集中的政府对农产品价格和产量的控制逐步转变为对农户的价格补贴,从而保障了美国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政府对农业进行比较有效的宏观调控.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30年代严重的农业危机迫使罗斯福政府实行新的农业政策,开了经济干预的先河.此后,美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虽在不断下降,但政府仍然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对农业采取了有力的价格保护和收入支持政策.美国农业的宏观调控有三个特点:一是有专门政府调控职能的机构(商品信贷公司),并建立了巨大而灵活的联邦储备体系;二是有充足的财政支持,联邦政府用于农业支持的经费,最高时每年超过了250亿美元;三是政府实行农场主“自愿”的农业计划,并用价格、信贷、补贴等手段予以有力的配合.
  (三)对农业发展实行有力的资金支持.美国的农场经营基本上是私人投资.农场主解决资金问题,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政府的农产品抵押贷款计划,即如果在作物收获之后价格偏低,农民可以用农产品进行抵押而不偿还贷款;二是政府提供信贷担保.农业贷款期限短则1-5年,长的可达40年,利率都比较低.不过,在农业发展的早期,与农业发展有关的基础设施,因为投资大、收效慢,曾经是政府投资的重点.联邦政府在1933年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对该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不仅控制了洪水,而且提供了廉价的电力,收到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美国政府对农业投资实行税收优惠,税收减免可达到应税收入的48%.农业投资被认为是农场主合法的“避税所”.美国实行的作物保险制度也有利于农业发展.
  培训过程中所访问的美国农业信贷委员会是一个向农户、农场主和合作社提供贷款的私营机构.美国农业信贷委员会向农民或合作社提供低息贷款、税收优惠和其他综合服务,帮助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销售.美国政府将全国分为12个农业信贷区,每个农业信贷区设有一个农业信贷委员会,负责结合本区具体情况,制定适应当地生产需求的农业信贷政策,有效保障了农业信贷资金的高效运行.
  (四)重视农业科教,形成了教育、研究、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美国政府一直把农业的教育、研究和技术推广作为自己重要的职责.1862年,联邦政府通过了赠地学院法案,规定用出售公地的收入作经费,每州至少建立一所开设农业和机械课程的州立学院,赠地学院即因此而得到迅速发展.1877年通过《哈奇法案》后,由农业部、州和州立大学农学院共同领导的农业试验站逐渐发展成为农学院的一个组成部分.1914年通过的《史密斯-利弗法案》,则为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样,通过立法,形成了农业教学、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三者密切结合的“三位一体”体系.这个体系有三个特点:一是由州农学院同时承担教育、研究和推广三项任务,使三者结合在起,互相促进;二是每年的研究推广计划由基层向上申请,推广服务工作由农业部和农学院共同领导,并以农学院为主,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三是推广经费由联邦、州和县共同负担,科研经费则主要来自公共和私人(公司),二者互相补充,很好地促进了美国农业科技的研发与推广.
  (五)发展服务型的农业合作社.农场主合作社在美国的一体化农业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家庭经营占绝对优势的美国,为了解决单个农场难以办到的问题,需要非盈利的合作社提供各种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农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主要有:(1)销售和加工服务.这类合作社是沟通农场主和市场的重要渠道,拥有多达几百万的社员,销售总额超过千亿美元.销售的农产品中,最重要的是牛奶,其次是谷物和油子,同时也有水果和蔬菜.这类合作社的业务不仅包括产品的集中、储存到谈判价格、组织拍卖等各个环节,而且进行深加工,生产出可供直接消费的产品,为农场主获取尽量多的利润;(2)供应服务.这类合作社提供多功能的服务,包括销售石油产品、化肥、农药、饲料、种子、农机及其零配件等等,在全国农业投入物市场中占有相当可观的份额(化肥和石油为44%,农药29%,饲料和种子约16%);此外,它们还提供种类繁多的科技服务,如土壤测试、防疫、育种、奶牛改良、作物监测直到经济核算和法律咨询;(3)信贷服务.在农场主所得的贷款中,合作系统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目前农业合作信贷体系提供的贷款已占全部农业贷款的2/5左右,包括季节性经营贷款、弥补周转金不足的中期贷款、用于基本建设的长期贷款和支持出口的贷款等四大类;(4)农村电力合作社和农村电话合作社;(5)服务合作社,这是除了上述几类以外专门从事某些服务的合作社,如运输、仓储、烘干、人工授精、灌溉、火灾保险、住房等等.

乡村生活时代,1900-1929

本世纪前几十年的计划集中在农场生活,那个时代被看成是农村生活。尽管改善农村生活的动机主要源于“农村问题”的反对建议,但是双方观点都是乡村运动的一部分,一种主要基于城市对乡村生活条件的日益关切的表现。

一部分人担心农村人口的减少会给城市增长增加负担,可能导致食品价格危险上涨。这其中还有很多人担心农村文化的遗失,(因为)农村文化和美国的农业传统休戚相关。另一部分人——到20世纪20年代——希望将人口从农场迁往城市。他们认为美国的农场太多了,这导致低效率和农村贫困。过剩的农民从事工业工作将给有效率的农民提供更多的土地,还能给城市提供大量劳动力。前者及其家人都会因工资提高和生活条件改善而受益。

农业政策及其衍生计划的主要特点就是减少隔离——让农村享受城市的便利——和改善农业(农场)人口的教育水平和技能。农村邮递,修缮道路,支持联合学校,发展社区活动中心,和其它普及计划,让城市和农村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农村地区的服务和教育水平接近城市。农村普及计划帮助更有进取心的农民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收入和和生活水平。这些计划为后续农业发展计划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教育水平一直是本世纪的核心计划,同时一些计划旨在培养社区凝聚力和领导阶层的发展。

这些计划的影响好坏参半,有进取心的农民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但是此间农村人口只有少量增长,而城市人口却急剧膨胀。既有不断增加的城市机会(如修建道路,邮购目录服务和联合学校)带来的拉力,又有效率日益提高的农场带来的推力,在同样的生产水平和更高的生产水平上,他们需要的工人越来越少。

新政,1930-1945

在30年代的新政期间,农业发展政策是联邦政府应对大萧条的反应之一。但仍主要以农场和农民为中心。此间主要的农业计划包括《农业调整法案》(1933)和《土壤保护和国内分配法案》(1936)管理下的那些计划,成为此后整个世纪农业政策的核心。这些计划通过直接支付生产者,土壤保护技术支持和成本共享实现了面积削减。其它的农业计划包括联邦为(农场)运营和物主贷款提供的农业信贷,以及为租户和其它无土地者收购自留地提供的支持。其它的非针对农业的计划包括农业电气化和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试图通过更加传统的基础设施发展和新的全面区域政策,来实现农业地区的工业化发展。

新政计划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大的商业农场主通过政府支持实现了一定的收入稳定性,并用以投入改进效率和生产率的机械化和其它新的方式当中。用资本代替劳动力的农业计划促使大量剩余农民和租户离开农业。采用自留地,合作耕种和小农工业来稳定这些农村人口的努力并不成功。二战吸引了大批农民工进入城市工厂,并给年轻的农民工提供了比自己的家乡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农业电气化和工业发展开放了一些农业地区,像田纳西流域,带来了不断增加的非农产业,成功地引入了农业替代产业。

新政代表了联邦对经济发展计划干涉的顶峰。但这种强势的联邦角色并没受到一致好评,尤其是那些有可能导致社会变革的计划。后来国会反对声越来越大,使得那些与公认的应该为个体农民提供支持的联邦角色偏离太远的计划不得不中止。但是,这些计划为后续的计划设计提供了有用的经验。

战后时期,1945-1960

战后早期,在总统杜鲁门和农业部长Charles Brannan的管理下,贷款和技术支持计划仍致力于解决农村贫困和工业发展。比起新政时期更加注重联邦和当地政府的结合,与那些导致更直接的联邦农业支持计划的批评保持一致。艾森豪威尔政府实施了一项新计划,专注于向当地社区发布经济发展信息。为数不多的得到联邦资助的计划被设计成示范试点,为当地领导依据自身资源和需要去学习和采纳树立了榜样。美国农业部视当地政府积极性和草根阶层的控制为农业发展工作的关键。

由农业副部长True D. Morse领导的该计划结果之一,就是当地政府和私营部门开始实施能力培养和领导力发展,在本世纪后来的农业发展政策中继续扮演了重要角色。Morse还为一项关注非农农村经济需要的独特计划奠定了基础。尽管大多农业部农业发展资料和试点计划仍然侧重农民和农村的需要,由农业经济学家Donald Paarlberg带领的一班人马发现了一些农村区域,在那里农业政策不可能为持续贫困和经济衰退提供解决办法。尽管这种担忧的出发点大体上还是关注剩余劳苦农民非农就业计划,提议将农业部的资源集中在明显非农经济发展上的建议,是农业部农业计划的的一个转折点

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你要的,这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

  • 美国经济区的发展概况
    答:西部带,包括西部平原的两个州,其中有灌溉条件的得克萨斯州是全国棉田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一个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带的肉牛饲养和高粱的种植发展较为迅速。美国的老棉花带目前虽已分散,不再呈连续的带状分布,但是,...
  • 描述一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整体社会现状。
    答:从19世纪初期起,大量资金投放于工商业,工业生产得到发展。在大力引进西欧科学技术的同时,鼓励创造和发明。19世纪50年代,工业化迅速推进。1860年,美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4位。2/3的制造品由东北部生产。西欧移民大批涌入,并...
  • 美国的发展历史
    答:进入90年代,美国计算机产业发展迅速,并带动全球的高科技信息产业,开拓了新一代的产业革命。自然环境 美国是美洲第二大的国家,领土包括美国本土、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面积9372610平方公里(其中...
  • 美国农村是怎样的?
    答:这也就造成我们国家的农村不如美国的要好看。之所以评价差别有点大,其实就是在这几点上面,可以说,机械化肯定是我们国家未来的一个发展,在未来我们国家的农村肯定家家户户也能用上机器来耕地,减少务农人员增加农作物的...
  • 美国的发展过程。
    答:美国的发展过程: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英语: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原为英国殖民地,后因种种因素逐渐兴起而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1、北美洲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16-18世纪,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西欧各国相继入侵北...
  • 美国历史发展过程
    答:6、转型发展 19世纪初,美国开始工业化,而内战之后则步入成熟阶段,在从内战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到50年的时间里,美国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从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间被称为进步时期;1914年,第一...
  • 中国和美国的农村社群形式不同的原因有哪些?
    答:二、环境优美,种植环境好 美国地理条件优越,平原居多,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和降水比较适宜,降水与地下水均十分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可谓得天独厚。在美国农村,环境优美,美国农村的环境堪比中国景点。三...
  • 为什么美国之前大力发展建筑行业,近几年却慢慢变成大农村了
    答:我们都知道美国是非常厉害的,短短近百年的时间就把美国发展成了经济第一大国。当然美国的城市也是非常的发达,到处都可以看到高楼大厦。美国在这之前是大力发展建筑行业的,但是现在却慢慢的转变成为发展农村了。其实任何事情...
  • 为什么美国之前大力发展建筑行业,近几年却慢慢变成大农村了?
    答: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聪明人又来了,他们开始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了,因为美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属于一种平原的地带,所以发展这些农业也是十分的方便。慢慢的他们就放弃了这个大力发展建筑行业,开始转向了农村经济,走向了以养殖、...
  • 美国历史演进中的所有节点
    答:13.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 托拉斯化 14.第一次世界大战 促进了美国的经济繁荣 15.1929 世界经济危机 大萧条 16.罗斯福新政(1932-1939) 、睦邻政策 17.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