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名人分别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0
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历史名人分别有哪些?

  吴国大将:
  孙权
  (182—252)即吴大帝。三国吴国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父坚为长沙太守,兄策结交江淮世家,据江东六郡。东汉末,继其兄据有江东,在鲁肃、周瑜辅佐下,治理属地。建安十三年(208年)联合刘备,大败曹操于赤壁。后吴蜀争霸,于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 即帝位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邺(南京)。曾派船队航海至夷州(今台湾)。设农官,实行屯田,发展生产。但赋役繁重,刑法严峻,人民不断起义反抗。
  周瑜
  (175—210)三国吴国名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世代为宦。助孙权兄策创立政权,官建威中郎将,吴中人称呼为“周郎”。后克皖,与策纳大乔、小乔。策死,与张昭同辅孙权,为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208年)以左督(正指挥)与刘备联军败曹操于赤壁。后病逝。精音乐,时有“曲有误,周郎顾”语。
  鲁肃
  (172—217)三国吴国名将。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南)人。  吕蒙
  (178—219)三国吴国名将。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  黄盖
  三国吴国将领。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
  程普
  三国吴国将领。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  甘宁
  三国吴国将领。字兴霸,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人。
  张昭
  (156—236)三国吴大臣。字子布,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顾雍
  (168—243)三国吴国大臣。  诸葛瑾
  (174—241)三国吴大臣。字子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亮兄。  诸葛恪
  (203—253)三国吴大臣。
  陆逊
  (183—245)三国吴名将。字伯言,   (226—274)三国吴国名将。
  凌统
  (189-237)字公绩,三国时期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吴国名将。凌操之子。

  东吴四英将
  回想那战火纷飞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那大家不能不熟悉“四英将”,他们就是周瑜,鲁肃,吕蒙,还有陆逊。如易中天先生所说前三位虽然命短,但却可谓是孙权的得力将才。
  第一位周瑜,字公瑾。
  第二位鲁肃,字子敬。  第三位吕蒙,字子明,  第四位陆逊,字伯言。
  吴国皇帝
  三国时的吴国(公元222年-280年),始于吴大帝孙权,终于乌程侯孙皓,共4帝。
  吴大帝孙权(182-252)222年称帝,在位30年
  会稽王孙亮(243-)252年即位,在位6年
  会稽王孙亮,孙权幼子,250年立为太子,252年即位时才10岁,16岁时,被权臣孙琳所废,贬为会稽王。
  吴景帝孙休(234-264)258年即位,在位6年
  吴景帝孙休,孙权第六子,258年即位,同年杀权臣孙琳,264年孙休死,时年30岁。
  吴文帝孙和(224年-253年),字子孝,是中国三国时期吴国第一位皇帝孙权的第三子,也是吴国最后一位皇帝孙皓的父亲。
  孙皓,孙权的孙子,父孙和。

魏:曹操、曹丕、曹植、张辽、司马懿、司马昭、邓艾、钟会;
蜀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姜维;
吴:孙策、孙权、周瑜、鲁肃、吕蒙、陆议、黄盖。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扩展资料
后世影响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政治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
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
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
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魏:曹操、曹丕、曹植、张辽、司马懿、司马昭、邓艾、钟会,


蜀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姜维,


吴:孙策、孙权、周瑜、鲁肃、吕蒙、陆议、黄盖。



我发现一般回答这类问题的人都是按照三国演义来说的,。被演义埋没的历史名人根本少有人提起。我就提几个少有人关注但是能力非凡的三国历史人物吧~
霍峻。800人守关半年到1年。对方兵力好几万。竟然还被他把主将之一阵斩。非常之牛逼。
童渊,皇帝老师,基本能做到秒杀一切武力95以下的武将
贾龙,张任的军法老师。张任多猛不解释,看历史资料。
枣氐,三国曹操初期的救星,没他曹操可能就饿死了。
张鲁手下杨任杨昂两兄弟,硬拼夏侯渊不落下风,秒才有多猛不解释。
陈到,刘大耳朵手下白耳精兵总教头,三国超级兵种之一,貌似还是枪绝的徒弟,枪绝跟童渊一级别
鞠义,袁绍手下第一大将,打败公孙白马的正是此人,河北四庭柱都排在他后面,最后功高震主被袁绍咔嚓了,有他在官渡小草能不能活下去还是未知数,带兵指数直逼高顺。公孙瓒白马有多猛看历史资料。
法衍,法正的爹。法正是被他熏陶带出来的,正史上刘备最倚重法正。。
阎行,差点阵斩马超的超人,人生不出彩路不顺,被埋没。
典韦的几个儿子,武力都超高,被埋没。
徐荣,董卓打仗主要就是靠他,他也是三国时代同样兵力正面击败曹操亲手训练出来的精兵的猛人,如何击败曹操,到三国吧找,有历史介绍。跟错人被埋没。
方悦,武力超高,没有参加虎牢,所以没和吕布对阵,王匡有方悦,曾经让周围群雄很是头疼。
曹纯,虎豹骑第一任统领。早逝。
陈登,曹操没有听取他的意见等他死后曹操后悔不已,当初听他的建议孙吴可能就被拿下了,刘备对陈登的评价那是相当高,小刘对陈登恨不得把他抢到自己手里。
王威,与文聘齐名,文聘大家看过三国的都知道,曹操相当的器重,委以重任。
刘磐,刘表外甥,天生勇猛,打的孙吴必须派太史慈与他对峙的地步,后来刘备委以太守职务。
黄权,刘备超爱的手下,投降魏国后刘备都不忍心杀他家人,能力超群,除了武力稍微低一点点外基本全能,听他的话 刘备夷陵之战未必会败,到了魏国,曹丕见他后都相当欣喜,司马懿也对其能力很叹服。
兀突骨,传说此人武力高于吕布,巅峰时期的魏延在他面前都如同孩童一般,蜀国包括赵云所有的猛将都要避其锋芒。

类似高顺之类的大家都知道公认被埋没的人才我也就不多此一举的举例了。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接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恢复国内生产。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氏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一生中先后战胜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张鲁、马超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封曹操为魏武皇帝。  
   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孙权(公元182年-公元
252),字仲谋。祖籍吴郡富春,于下邳出生。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222年,建立吴国.229年,孙权称帝。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人,三国时蜀汉名将.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张飞(?-221年),字益德,
幽州涿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强、张达刺杀。后主时代追谥为“桓侯”。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 
三国历史简介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朝廷发榜文四处招兵买马以平乱。刘备见了榜文长叹一声,刚好张飞听见,说“大丈夫不去为国出力,在这里长叹什么。”刘备说力不从心,所以长叹。张飞说他卖猪肉颇有积蓄,可招兵。刘备非常高兴。两人就去喝酒,刚好关羽也正要去应募,也进来喝酒。三人志同道合,非常投机,于是结拜为兄弟,共图大事。  三顾茅庐: 
    刘备刚出来打天下的时候,虽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绝顶高手但是屡遭败绩。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军事。直到找到了徐庶!徐庶帮刘备打了几次胜仗就被曹操用计骗了过去。临走时徐庶给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诸葛亮就是卧龙先生。于是刘备就亲自去请诸葛亮,一连去了三次,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直到第三次才见着。刘备向他请教了当世局势并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道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并同意出山。刘备如鱼得水,文武兼得,开始了他统一中国的大业。  三英战吕布: 
    华雄被关羽斩了之后,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张飞冲出和他交锋50多回合不分胜负,关羽上来夹攻,30回合战不倒吕布。刘备也上来夹攻,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吕布虚刺刘备一戟便败退。(吕布不愧是三国第一武将啊)  草船借箭: 
    孙刘联军和曹操在赤壁对峙。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智。想除掉诸葛亮,于是刁难诸葛亮要他在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料定过几天有大雾,于是便答应,而且期限还自己减少到三天。周瑜认为诸葛亮是自寻死路。一天两天过去了,诸葛亮都没动静。到了第三天夜里。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一些船只船上放满草人,一字排开向曹操营寨驶去。江面上雾很大,曹操不清楚敌军虚实。于是叫将士疯狂放箭。箭射满了草船。诸葛亮满载而归!!  
    这段历史,自从开始以来,就是为了创造历史。对于整个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来说,三国时期只是一个
片段;对于经历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来说,三国时期的华夏大地,是他们绽放生命的舞台。这是一部在分裂中寻求统一的历史。分裂是人心所向,统一也是人心所向。汉末大乱,人心所向不同,每个人都渴望从这数百年一遇的乱世中浑水摸鱼一把,分得一杯羹,各有各的算盘。

曹操、曹丕、曹植、张辽、司马懿、司马昭、邓艾、钟会, 蜀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姜维, 吴:孙策、孙权、周瑜、鲁肃、吕蒙、陆议、黄盖。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这个太多了,分类的话可分为诸侯领袖、文臣谋士、武将三大块,三国演义里面提到的大部分都可以算是名人。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名人分别有哪些?
    答:魏:曹操、曹丕、曹植、张辽、司马懿、司马昭、邓艾、钟会,蜀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姜维,吴:孙策、孙权、周瑜、鲁肃、吕蒙、陆议、黄盖。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
  • 三国演义三国是指魏蜀吴代表人物分别是什么
    答: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既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的主要人物分别有哪些人
    答:魏国:1、曹操:魏武帝曹操,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2、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惇之族弟,八虎骑之一。群雄征讨董卓时随曹操一同起兵,后征战四方,屡立...
  • 魏蜀吴的代表人物是谁
    答:魏、蜀、吴的代表人物有魏:曹操、司马懿、司马昭、张辽等;蜀:刘备、张飞、关羽、赵云、马超、黄忠、诸葛亮等;吴:孙权、孙策、周瑜、小乔、鲁肃、吕蒙、陆议、黄盖等。魏蜀吴三个国家建立于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史称“三国鼎立”。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
  • 三国演义魏蜀吴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各一人
    答:三国简史: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到208年的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
  • 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历史名人分别有哪些?
    答:(168—243)三国吴国大臣。诸葛瑾 (174—241)三国吴大臣。字子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亮兄。诸葛恪 (203—253)三国吴大臣。陆逊 (183—245)三国吴名将。字伯言, (226—274)三国吴国名将。凌统 (189-237)字公绩,三国时期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吴国名将。凌操之子。东...
  • 求《三国演义》魏蜀吴的主要人物及事件。 格式: 魏: 人物:事件
    答:蜀—诸葛亮—六出祁山 蜀—姜 维—九伐中原 蜀—关 羽—败走麦城 蜀—张 飞—义释严颜 蜀—赵 云—长坂坡七进七出 蜀—刘 备—白帝城托孤 蜀—刘 备—三顾茅庐
  •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答:魏:曹操、夏侯惇、张辽、徐晃、张郃、于禁、乐进、典韦、许褚、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等等。吴:孙权、孙策、孙坚、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甘宁、太史慈、黄盖、张昭、诸葛瑾等等。汉:群雄:刘协、董卓、吕布、貂蝉、公孙瓒、袁术、袁绍、刘表、刘璋等等。其实可以看...
  • 三国演义魏蜀吴三方共10个主要人物,包括姓名,字号,官职和一个相关故事...
    答:魏国:曹操,字孟德,初为校尉,而后成为丞相,最后被封为魏王。是东汉末期的杰出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人是这三个称号共有的哦,一个是曹操,一个是毛泽东...),后来被魏文帝曹丕追封为魏武帝。曹操于207年征伐东吴,即将实现天下一统的壮举,曹操横槊赋诗,一首短歌行,气概吞天...
  •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答: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2、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3、刘备 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