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的财政投入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5-04
财政投入对三农活动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财政学简答题)

为了尽快有效解决“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财政投入,主要原因有:(1)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相对落后。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增加农民收入。鉴于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现状,不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上述措施就难落到实处。(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农业不仅为非农业部门提供劳动力,提供食品和原料,而且还能够扩大国内市场规模,赚取外汇。(3)农业部门生产率较低,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我国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制约。同时产品附加值不高,因此农业生产者的资本积累速度慢,农业很难吸引资金,甚至连农业自身的资源也会向收益较高的其他行业转移。(4)许多农业投资项目只适于由政府来进行。如大型水库和各种灌溉工程等,其特点是投资量大,投资期限长,牵涉面广,投资以后产生的效益不易分割,而且投资的成本及其效益之间的关系不十分明显。在了解农村和农业财政投资的必要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国家投资的效率,特别是在国家投资有限的情况下,更要正确选择财政投资的重点:(1)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有农村基础教育、卫生设施的投资以及交通道路,电网建设的投资。农业基础设施主要是进一步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的综合治理,集中资金建一批具有综合效益的大中型水利工程,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投资。政府应增加绿化、水土保持和防护林建设的投入,加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投资力度。(3)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这就需要政府增加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例如,扶持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推动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开发;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增加农业部门的教育和培训的经费投入等。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首先要继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依法安排并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严格执行预算,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要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财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调整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为赢得“三农”发展黄金期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2012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超过6万亿元(2012年数据为年初预算数,下同)。总量上,中央财政“三农”投入从2144亿元增加到12286.6亿元,翻了两番还要多;速度上,中央财政“三农”投入年均增长21%,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年均增长4.5个百分点;比重上,中央财政“三农”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3.7%提高到19.2%,达到将近五分之一。从千亿到万亿,数量级跨越的背后,是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稳定增长保障机制的逐步形成完善。
稳定增加涉农补贴规模
从2002年安排1亿元设立良种补贴开始,中央财政涉农补贴种类不断增加,范围逐渐扩大,标准日益提高,到2012年已经形成了包含四项直接补贴、造林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在内较为完整的补贴政策体系,补贴规模达到2000多亿元,大大改变了国家与农民直接的利益分配关系。
一是实施四项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从最初大豆1个品种扩大到水稻、玉米、小麦等10个品种,基本实现主要产区全覆盖。农机购置补贴单机补贴限额多次大幅提高,种类扩大到12大类46小类180个品目,共补贴各类农机具约564万台(套),受益农户约439万户。实施粮食直补政策,首次建立国家对数亿农民的直接补贴渠道。不断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有效弥补农资价格上涨造成的种粮成本增支。
二是实施农林生态保护和畜牧良种补贴。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逐步覆盖到国家确定的牧区半牧区县(市、旗)。探索实行符合国情的造林补贴政策,补贴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省份。陆续出台生猪、奶牛、肉牛、绵羊等良种补贴政策,全国共有300多万农户直接受益。
三是建立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险种增加到玉米、水稻、小麦等15个,各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平均达到80%左右,累计带动农业保险累计实现保费约600亿元,为5.8亿户次投保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78万亿元。
四是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自2006年7月1日起,对经核定的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按照每人每年600元的标准,统一扶持20年。截至2011年底,全国纳入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政策范围的移民共计2394万人。
五是实施消费补贴。以直补方式对农民购买家电给予销售价格13%补贴,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逾2.5亿件,实现销售额6000多亿元。
着力加大现代农业投入力度
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硬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软件”,改善农林生态“环境”,为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十年间,中央财政用于这一方面的投入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先后实施三批共1250个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基本覆盖了农业大县和产粮大县。启动2209条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累计治理河长1.25万公里。安排小型病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任务5.27万座,占到现有小型水库一半以上。支持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整治、复垦,加快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开展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重点商品粮棉油基地建设,促进粮食等优势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发展。
二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积极支持农业领域科研工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进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初步建立起了符合农业科研活动规律、农业科技工作特点和财政预算管理要求的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三是调动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大县积极性。出台产粮大县奖励政策,逐步创新推出产油大县、超级产粮大县和超级产粮大省奖励政策,有效缓解产粮(油)大县的财政困难。设立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累计支持生猪调出大县1799个。
四是大力支持农林生态保护和建设。分期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累计减少森林资源消耗10.39亿立方米。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正式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结束了森林生态效益无偿使用的历史。严格规范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支持实施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建设工程,完成治理面积7.63万平方公里。
五是支持农业抗灾减灾救灾。陆续出台粮食主产区抗旱浇水、冬小麦“一喷三防”等措施,支持防汛抗旱抢险、应急度汛及水毁水利设施修复,开展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层动物防疫,推动气象直接服务“三农”,实施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落实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政策,多次提高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标准。
大幅度增加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出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十年间,中央财政通过大规模、超常规的投入,逐步将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构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安全保障网络。到2012年,中央财政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已经将近占到“三农”支出的半壁江山。
一是优先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从2006年春季学期起,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起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国约1.3亿学生全部享受免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中西部地区约122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资助。陆续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支持改善农村教育条件。
二是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在试点五年内,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由2003年20元/人·年提高到2012年240元/人·年。截至2011年底,参合人数达到8.32亿人,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门诊统筹普遍推开。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后,困难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减轻。
三是推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过3年试点,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制度全覆盖,1亿多城乡老人按月领取国家发放的基础养老金。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和月人均补助水平。
四是大力促进农村文化计生事业发展。支持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支持实施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等,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五是统筹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和基础设施改善。积极完善财政综合扶贫政策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引导专项转移支付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保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稳定增长。将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覆盖到中西部地区所有县和部分东部地区陆地边境县,超过2/3省份开展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支持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272万公里,逐年提高强农惠农富农项目在中央基建投资中所占比重。
勇于承担改革必要成本
为增添“三农”发展活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顺利进行,中央财政积极安排相关支出,勇于承担取消农业税收制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等所带来的必要成本,构建了促进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推进减轻大湖区农民负担综合改革。从2006年起,提前3年时间全面取消农业税,终结了延续2600年历史的“皇粮国税”。二是推进县乡机构改革。到2011年底,全国33631个乡镇已完成或正在进行机构改革,占总数的98%,初步建立了符合农村实际和乡镇工作特点,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三是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以农民民主议事为前提,以农民自愿筹资筹劳为基础,通过民办公助的方式,对符合规定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给予适当奖补,累计建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98.5万个,惠及亿万农民。四是支持农村金融改革。实施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农村信用社保值储蓄补贴等政策,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推进涉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五是支持涉农体制改革。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将家庭承包经营从耕地扩大到林地,丰富和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此外,还积极支持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农林水气事业管理体制等改革,推动建立促进农林水气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在不断加大直接投入的同时,中央财政还综合运用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财税杠杆,积极开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引导和激励企业、民间团体、金融机构和农民群众等增加投入,充分利用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政府贷款,初步形成了支持“三农”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从千亿到万亿,是起点而不是终点,是开始而不是结束,是出发而不是到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央财政将积极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继续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续写“三农”发展新的辉煌。



  • 我国财政在“三农”方面支出的特点
    答:各级财政不断加大财政对“三农”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国财政“三农”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政策有哪些?
    答: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政策主要有:(一)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完善惠农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 财政支出投入三农应侧重于哪些方面
    答:这个范围太广了哦,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特色确定,譬如:农村扶贫、农业产业化、种植和养殖结构调整、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污染治理等等等很多的方面。当然,原则就是财政资金起引导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发展。
  • 我国财政对“三农”投资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怎么写? 谢谢 急...
    答:(二)农业财政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财政支农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大体可以看出有三个基本趋势。 第一个趋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初显雏形。近几年,无论是用于“三农”的财政投入数量增加或是比重提高都非常...
  • 中央财政对“三农“地投入属于国家财政哪个方面的支出???
    答:中央对“三农”的投入属于国家财政的经济建设的支出。
  •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答:一是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近几年,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数量不断增加,但年度间不均衡,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收入或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徘徊(相对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尽管,这几年为了保证...
  • 简要说明三农的支出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
    答:(一)财政支农投入不足 1.财政支出中支农投入的比例趋于下降 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国家财政性支农支出(预算内,下同)的绝对量从1991年的347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691亿元,但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整体上却呈现下降...
  • 对于三农问题国家出台的政策
    答:第五十八条 国家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先保障用于乡村振兴的财政投入,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 财政支持“三农”将有哪些措施
    答: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都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同时,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补助力度,2006年安排资金85亿元,比上年增加30亿元。(2)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 发达国家在财政预算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答:由于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及其弱质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政对农业都给予了大量支持和保护。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政府财政农业投入的成功经验,对提高中国政府财政“三农”投入效率,以及制定“三农”财政政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