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对虐童事件的感想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4-19
做为一名幼教也是一位妈妈对虐童事件的感想

其实吧,感觉上除了打针吃药这两个外,其他的像揪耳朵、大屁股那种我还能接受,因为熊孩子嘛,不服管教不听话就应该挨打。让他吃点教训比什么都重要,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太溺爱了,想想以前的环境,在那样的社会下还能出那么多伟人大师,反而看看今天,全是小鲜肉那些。咱们传统的教育都慢慢流失了,社会变了啊。这次的事件太过于夸大了,小题大做。叫鱼与学习(学习王站)觉得做好自己家长该做的就好。

  匪夷所思的事件频发的时候,就不能仅仅看做偶然的离奇个案,却要从中看出更多的教训和隐忧。
  近日,网上接连曝出多起幼儿园老师凌虐儿童事件。其一发生在山西太原一家幼儿园里。监控视频显示,这位“老师”对多名幼儿抽扇推搡,其中一名女童更是被扇70多下耳光。随后又有人曝出一组照片,揭露浙江温岭一位幼师的虐童恶行,这位“老师”双手揪住一名幼儿的双耳将其提离地面,孩子的表情痛苦不堪。
  视频、照片经网络曝光后,舆论一片哗然。如此残暴的虐待行为,发生在托庇孩子的幼儿园里,不禁让家长们心有戚戚,不知自己的孩子何时也会遭此厄运。而肇事“老师”在视频、照片上表现出的暴戾、冷酷,也让人产生更普遍的疑虑和担心:即使不考虑幼儿教师的身份,她们的行为也违背了基本的人性常识。已经或即将为人妻、为人母的她们,本该对孩子们具备基于人性本能的关爱,而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她们背弃或丧失了这样的天性而变得那么乖戾而残暴呢?
  事发之后,除了愤怒谴责之外,舆论也对此类行为的频繁出现进行了分析和归因。譬如,由于我国刑法中没有专门设立虐待儿童罪,导致对此类事件的当事人处罚乏力。浙江温岭的虐童幼师,就是以“寻衅滋事”罪被刑拘,明显暴露出法律的尴尬。此外亦有评论分析,我国幼儿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私立幼儿园教师资质良莠不齐,大批无资质的幼师上岗,也是造成虐童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譬如,山西太原曝出虐童事件的幼儿园即为无照的“黑幼儿园”,浙江温岭的那家幼儿园则为民办幼儿园,而两名肇事幼师则均未取得幼师资格。
  以上分析固然不错,但也很难从根本上疏解人们的疑虑和担忧——私立的或无资质的幼儿园,固然比较令人担心,但公立、私立并非幼儿园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否则便无法解释那些收费高昂的私立幼儿园。进而,即使收费低廉的私立幼儿园难以招到高水平的幼师,但善待幼儿或至少不虐待幼儿,也是从事这一行业的底线要求,而那些虐童的幼师们何以竟连这点最基本的人伦底线都可以突破呢?
  从网络曝光的视频和照片看,前者中的幼师对多名幼儿连扇数十耳光,其暴戾程度远非生气或不耐烦可以解释,倒像是怀有无限的怨愤需要发泄。而后者中的幼师提起孩子耳朵时,面对孩子的痛苦不仅毫无不忍之意,甚至面带戏谑的微笑。
  无论就数量或比例而言,虐童都是极端个案。但极端的背后,可能是相对普遍的社会情绪。生气、焦虑、愤怒,互不信任乃至相互猜忌、仇视,成为很多人的日常情绪状态。当这种情绪无法有效控制和疏解时,就可能转化为攻击或宣泄式的外部行为,如公共场合的言语冲突乃至肢体暴力。公交车上的抢座风波,机场里不断上演的“暴力维权”,都和这种乖戾的情绪相关。特殊的是,当这种攻击和宣泄直接发泄到无辜、弱小的孩子们身上时,触痛了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这一切的说辞,当然都不能减缓那些施暴“老师”的罪责。教育部也已作出表态,将严肃对待、处理此类事件。相信法律也将对其作出恰当的惩罚,设立“虐待儿童罪”也应该尽早提上立法日程。但匪夷所思的事件频发的时候,就不能仅仅看做偶然的离奇个案,却要从中看出更多的教训和隐忧。学习相互友爱、信任、帮助,并在此基础上和谐共处,再次成为我们必须重新学习的“基础课”。

虐童事件之感想 最近,随着各地一系列虐童事件在各大网站、报纸、电 视上频频曝光。扯耳朵、扔垃圾桶、用胶布粘嘴巴、互打耳 光、扒光衣服示众等这些触目惊心的行为,有个别“老师” 没人性的还认为这样的虐待儿童很有趣,专门叫人拍下照片 上传自己的 QQ 空间让大家看看,严重损坏了教师的形象。 社会反响强烈,电视上、报纸上、网站上纷纷有人指责,有 的还编了歪歌,唱着指责这些事件的行为人。“虐童”成为 , 最热门的话题,有父母开始对孩子进行“防虐”教育,有的 爷爷奶奶甚至多次往返学校“隔墙探班”……众多家长开始 担忧孩子在幼儿园的处境,老师也遭遇了信任危机。 老师是个值得人们尊敬的职业,特别是幼儿园老师,他 们是孩子们接受启蒙教育最早接触到的人,应当更多的给予 关心和爱护。孩子进幼儿园完全是懵懵懂懂,没有太多太大 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作为老师更应该耐心的去教育和引 导他们,让他们有个好的起点。这么过分的老师,这么变态 的行径。只会在他们的世界里会留下巨大的阴影,整天充满 着恐惧和害怕,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多么大的一种伤害! 这样恶毒的行为,实在难以想象她们怎么忍心下的了手,她 们在做这些她们自己看似好玩的事情时,怀着怎样的心理? 都说母爱是女人的一种天性,我不知道她们的那种天性哪去 了,更何况她们还是老师,种种行径令人发指,不禁让人怀 疑:这样的人也配当老师吗?基本的良知和爱心还在吗?孩 子小,顽皮是孩子的天性,做错事很正常,老师适当的惩罚 也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可是过分了就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现 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的比较多,大人们都很心疼很爱惜 的,谁愿意看见自己的宝贝受这样的虐待啊! 爱生,是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中小学教师职 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我们要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 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 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 罚学生, 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使学生全面、 主动、 健康发展 。 我在网上也看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是 一个幼儿园自己制定的。国家发布的只有“中小学教师职业 道德规范” ,幼儿园是参考执行,并没有针对幼儿园教师的 职业道德规范的文件,而她们制定的“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 规范及行为准则” ,是针对幼儿园的具体情况的,值得我们 借鉴学习。 热爱幼儿,循循善诱 1.对幼儿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全身心地关爱每一个幼儿,熟悉每位孩子的发展状况,了 解、关心每位孩子的成长。 3.面对有害于学习、健康、安全的各种情况,应为保护孩子 而作出相应的努力。 4.不论种族、民族、性别、家庭出身,要对班内孩子一视 同仁,不偏爱,不歧视。 5.要善于激发孩子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 6.要对困难儿、问题儿、特殊儿采取针对性教育,求得每 位孩子的发展。 幼师虐童事件的频繁出现,犹如一颗毒瘤时刻刺痛着家 长们的心!互打耳光、扒光衣服示众等众多行为扭曲了教师 的形象和人格。这些行为的结果,不难想象,这些孩子将要 承受多大的心灵伤害。面对学校,面对老师,又会有多大的 心理压力。 他们今后的成长, 还能有天真烂漫, 快乐无边吗? 人心都是肉长的, 人人都是父母生的, 个个都是当过学生的。 换位思考一下,当你还是学生的时候,老师如此虐待你,你 又会是什么感受?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体罚学生最终是 惩罚自己。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学高为师,德高为 范。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 的道德。幼儿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教师对其的影响不仅 是一时的,更是一生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幼儿教师的 职业是神圣的,是需要我们付出大爱的。让我们能都能严格 遵守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奉献幼教。 怎么教育,如何沟通,怎样做一个好家长,好老师,值 得我们好好的深思!

  • 关于虐童事件,我想说点儿实话
    答:虐童形式花样繁多,在重复中还不断有翻新,事件一起一起层出不穷,让我们防不胜防,永远不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胆战心惊。作为一名职业教育院校的老师,我想说点实话:第一,对幼儿园小学教育中越来越多出现的各种恶性事...
  • 幼师对虐童事件的感想
    答:虐童事件之感想 最近,随着各地一系列虐童事件在各大网站、报纸、电 视上频频曝光。扯耳朵、扔垃圾桶、用胶布粘嘴巴、互打耳 光、扒光衣服示众等这些触目惊心的行为,有个别“老师” 没人性的还认为这样的虐待儿童很有趣...
  • 谈谈你对幼儿园虐童事件的看法
    答:第一,作为父母,给一线教师们提供更加宽松的空间,少提些要求,试想她们每天绷着十二万分的心弦,如何轻松地与孩子们相处,老师们不能放松心情,孩子们谈何愉悦感受?第二,提议幼儿园领导建立心理疏导和情绪排泄系统。任何...
  • 对于幼儿园虐童事件,您怎么看?
    答:幼儿园是孩子学习和娱乐的天地。幼儿园里出现虐童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有可能给孩子留下一辈子的阴影。幼儿园虐童事件不仅是一种非人道的行为,还是一种违反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行为,我们必须坚决予以抵制。
  • 小论文 《如何看待虐童事件 你将怎样做一名幼师》
    答: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幼儿的天性和发展特点,利用玩具、游戏、电影、计算机网络等幼儿教育手段,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指导,发展他们的智力,养成健全的体魄,高尚的道德,教给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3、强化虐童事件的预防机制。 教师虐童具有...
  • 有关虐童感想500字
    答:虐童事件之后,我的一些感想 从幼儿园方面来说,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是根本。“师德为先”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所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这一理念应该贯彻到每一所幼儿园,惠及到每一名儿童身上。幼儿园应提高教师的入职...
  • 写一篇幼师虐童事件进行议论文1000 字
    答:从而让人们深入了解要好好地爱护孩子,让人们从观念上改变。学校和老师要多与学生、家长沟通避免虐童事件的发生。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正确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