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靖远县平堡乡的历史名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5-19
清末甘肃靖远的军营编制,当时有个什么武候相当于现在的营长。当时里面有个叫薛永福的就是这个官职。他的

靖远县
编辑
同义词 靖远一般指靖远县
靖远县隶属于甘肃省中部,位于东经104°13′~105°15′,北纬36°~37°15′。东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接壤,南与甘肃省会宁县毗邻,西南、西北、东北分别与甘肃榆中县、景泰县、宁夏中卫县相连,西与白银市白银区交界,白银市平川区从中析置,将县域一分为二,形成南北相对的两个部分。东西间隔120公里,南北相距135公里。2012年,靖远县总人口47.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万人。其中包括回、藏、满、蒙古、东乡等少数民族。[1]
靖远县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106公里,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海拔1300-3017米之间。[2] 靖远县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每年均气温8.9℃左右,每年极端最高气温35.1℃,每年均降水量240mm,每年蒸发量1634mm,每年平均日照时数2696小时,无霜期165天。[2] 2012年,靖远县耕地面积115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4.95万亩,小麦播种面积16.7万亩左右,玉米播种面积15.3万亩左右,水稻播种面积3.25万亩左右等。[2] 2012年,靖远县已探明的金属矿藏有金、银、铜、铁、锰等10多种。[3]
2010年,靖远县实现生产总值40.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同比2009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4.32亿元、11.68亿元和14.41亿元,分别增长6%、20%和11.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48亿元,占年计划的109.26%,同比2009年增长36.57%。[4]
中文名称
靖远县
别 名
蔬菜之乡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甘肃省白银市
下辖地区
乌兰镇、平堡乡、糜滩乡
政府驻地
乌兰镇
电话区号
0943
邮政区码
730600
地理位置
甘肃省中部
面 积
5809.4平方公里
人 口
47.65万人(2012年)
方 言
甘肃方言陇中片
气候条件
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著名景点
屈吴山,乌兰山
火车站
靖远火车站
车牌代码
甘D
行政代码
620421
目录
1 建制沿革
2 行政区划
3 地理环境
▪ 位置境域
▪ 地貌
▪ 气候
4 自然资源
▪ 土地资源
▪ 矿产资源
▪ 生物资源
5 人口民族
6 交通运输
7 经济概况
▪ 综合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8 社会事业
▪ 教育事业
▪ 医疗事业
▪ 卫生事业
▪ 社会保障
9 地方荣誉
10 政治体制
11 风景名胜
12 地方特产
13 历史文化
14 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编辑


靖远县(12张)

战国以前,靖远境内为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羌人和戎人所占据,战国末期。
秦代,灭义渠戎,置北地郡,郡治义渠,靖远境域始划入秦国版图。
西汉武帝元鼎三年,靖远境内始置祖厉、鹑阴二县,属安定郡,郡治高平,为靖远县级行政建制之开端。
新莽时期,改祖厉县为乡礼县。
东汉时期,祖厉县治南迁,鹑阴县改为鹯阴县,属武威郡。
三国时期,属魏国武威郡。
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将祖厉县南迁,置陇东郡。前秦于鹯阴县地置平凉郡。西秦属苑川郡。
南北朝时期,北魏置高平镇,鹯阴县属之。西魏置会州,靖远始称会州。北周改会州为会宁防。
隋朝时期,会宁防改为会宁镇,后改为会宁县,属平凉郡。
唐代初期,改会宁县为西会州,后复为会宁县,属关内道。
北宋时期,西夏国曾两度攻陷靖远地,置敷川县。
崇宁三年改为敷文县,属泾原路。
南宋时期,先后为金、西夏攻陷,金改敷文县为保川县。
元代,仍为会州,属陕西行省巩昌府。
明代初期,裁会州,于迭烈逊设巡检司戍守。
清代,顺治元年,改靖虏卫为靖远卫,属巩昌府。
康熙二年,靖远卫并入陇右道。
雍正八年,改靖远卫为靖远县,属巩昌府。
乾隆二年,靖远县改属兰州府。
民国三年,甘肃省设七道,靖远县属兰山道。
1949—1961年,隶属定西地区。
1961—1963年,划归白银市管辖。
1964—1985年,复属定西地区。
1985年8月,白银市恢复成立,靖远县复归白银市管辖。[5]
1996年,靖远县面积5677平方千米,人口44.3万人。辖1个镇、20个乡:城关镇、兴隆乡、东湾乡、糜滩乡、乌兰乡、北湾乡、中堡乡、平堡乡、石门乡、刘川乡、高湾乡、双龙乡、靖安乡、五合乡、东升乡、大芦乡、北滩乡、永新乡、若笠乡、曹岘乡、三滩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463076人,其中:城关镇38817人,平堡乡18580人,北湾乡31793人,中堡乡10678人,糜滩乡23350人,三滩乡20974人,乌兰乡32304人,东湾乡43001人,大芦乡20383人,兴隆乡13504人,双龙乡14817人,石门乡17407人,刘川乡20245人,高湾乡26112人,靖安乡13830人,五合乡30326人,东升乡21283人,北滩乡35461人,永新乡11719人,若笠乡9771人,曹岘乡8721人。
2002年,北湾、东湾2乡撤乡建镇。2005年1月,乌兰乡与城关镇合并为乌兰镇;撤销曹岘乡并入若笠乡;撤销中堡乡,将其所辖中堡、营坪2个村并入北湾镇,营防、贾口、上滩3个村并入乌兰镇。
2007年末,全县辖乌兰、东湾、北湾3个镇和平堡、糜滩、三滩、刘川、若笠、大芦、高湾、兴隆、双龙、石门、永新、靖安、五合、东升、北滩15个乡,共有9个社区、175个行政村,60个居民小组、1125个村民小组。
2008年末,全县辖3个镇、15个乡:北湾镇、东湾镇、乌兰镇、平堡乡、糜滩乡、三滩乡、大芦乡、兴隆乡、双龙乡、石门乡、刘川乡、高湾乡、靖安乡、五合乡、东升乡、北滩乡、永新乡、若笠乡,175个行政村,1125个村民小组,农村人口9.49万户44.10万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靖远县常住人口454925人。[6]
2012年,靖远县下辖3镇15乡:乌兰镇、东湾镇、北湾镇、刘川乡、糜滩乡、平堡乡、若笠乡、三滩乡、大芦乡、高湾乡、北滩乡、东升乡、靖安乡、石门乡、双龙乡、五合乡、兴隆乡、永新乡。[3]
2014年,省民政厅(甘民复〔2014〕154号)批复同意:撤销刘川乡、北滩乡,设立刘川镇、北滩镇。[7]

行政区划
编辑
2016年,靖远县下辖5镇13乡:乌兰镇、东湾镇、北湾镇、刘川镇、糜滩乡、平堡乡、若笠乡、三滩乡、大芦乡、高湾乡、北滩镇、东升乡、靖安乡、石门乡、双龙乡、五合乡、兴隆乡、永新乡。[3]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 2016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靖远县
靖远县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东经104°13′~105°15′,北纬36°~37°15′。东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接壤,南与甘肃省会宁县毗邻,西南、西北、东北分别与甘肃榆中县、景泰县、宁夏中卫县相连,西与白银市白银区交界,白银市平川区从中析置,将县域一分为二,形成南北相对的两个部分。东西间隔120公里,南北相距135公里。[1]

地貌
望采纳

千万不要坐去靖远的车,线路不对。是从银光十字坐车,但要坐去北湾、四龙方向的。快到四龙镇的路口,告诉司机你去平堡,他还把你放在路口,向南走,打的过黄河桥,就是平堡了。

甘肃省靖远县平堡乡的历史名人有:
1. 王铣铭:他出生在清代咸丰年间,是靖远县平堡乡人,俗称“王十万家”。他从小聪颖过人,记忆力超群,在年仅二十岁时就博通百家,精于射技。他性格孤傲,不屑于官场,对名利淡泊,选择在乡间隐居。然而,由于他得罪了地方权势,被迫逃离家乡,流落异乡。在流亡期间,他使用过“皇毓灵”、“毓灵如叟”、“毓灵木”、“毓灵道人”等化名,辗转流寓于河西地区数十年。他以针灸治病、看风水、代写文案、书写字画等才艺谋生。在晚年,他回到了故乡,独自一人居住在旧居“云镜轩”。
2. 王乃栋:他是平堡乡的退休教师,曾自筹资金创办了“平堡乡三槐村王氏奖学金基金会”,以激励平堡三槐村王氏后代勤奋学习、拼搏进取,实现人生价值。
甘肃省靖远县平堡乡有许多历史名人,以上只是部分介绍了一些。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些名人的故事,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询问当地的历史学家。

靖远县著名人物有张济、张绣、郭斌、赵率教、吴瑛、路瑛、王进宝、潘育龙、宋可进、范振绪、陈国钧、朱铭心、苏振甲、张云锦、王定元等

  • 历史回眸《靖远战事:平滩堡大庄子之战》
    答:于是孙由兰州派出两营陕军,并电令王子元由靖远城派出两连人赶到平滩堡,夹击消灭王宗仁(王薛只有80多人)。王子元的连长陈泽堂带着60多人,连长徐子猷带着70多人先到平滩堡,在南山阳坪嘴上和王宗仁部于上午八时接火,枪声时断时续,战斗了约一小时。由于王子元给部下们不发饷,士兵有情绪。在王...
  • 靖远概况
    答:徐向前、陈昌浩、李先念指挥红军在靖远虎豹口强渡黄河,点燃了革命的火种,一批靖远籍青年学生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事业,成为领导地方革命斗争的中坚力量,或为国捐躯,或功勋卓著。先烈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世代靖远儿女,奋发努力,自强不息。乾坤震荡,沧海桑田。经历悠悠岁月的风雨洗礼,走过人类社会漫长...
  • 齐东黄河大鼓代表曲目是流行于台子镇店子地区一带的
    答:黄河战鼓是甘肃省的民间舞蹈。在白银区四龙镇李台村及靖远县平堡乡各村流传较为广泛。究其根源,实为平堡人的原创,流传历尽变迁,平堡项金园村黄河战鼓最为原汁原味。平堡与李台隔河相望,600多年前的明朝驻军,与敌交战时指挥进退、扬威助阵之工具。以前为战事服务,后来逐渐演化为民俗鼓乐、娱乐器...
  • 谁知道“雒”姓的起源与发展?
    答:周至县、宝鸡市岐山县、凤翔县、扶风县,咸阳市泾阳县、三原县、礼泉县、淳化县,铜川市黄堡镇、榆林市清涧县、绥德县,山东的宁津县、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的大石桥市沟沿镇,甘肃省的张掖市、兰州市、白银市靖远县平堡乡、金塔县、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河北省的辛集市,...
  • “雒”竟然是姓!它背后的历史是怎样的?
    答:甘肃省靖远县平堡乡蒋滩村也居住有雒氏人氏,村中居民大多为雒姓,名门望族,分支较多,历代名人辈出,近代有雒人龙、雒成琏,企业家雒守荣、雒守禄、雒有财等等,为家乡修葺学校、铺路,贡献巨大。据山东即墨雒氏族谱记载,吾雒氏宗族炎黄一脉,繁衍生息,已五千多年。始祖生于洛水(洛阳一带)故...
  • 平堡乡的基本概况
    答:46万亩(含周边县区内的瓯脱地,即插花地或飞地)。1999年,平堡乡粮食总产量达1020万公斤,人均产粮5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40元;工农业总产值达184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1498万元,比1998年增加7%。谷地滩台,山环水抱。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可谓“大河流珠,平滩毓秀”。
  • 甘肃靖远历史
    答:战国以前,靖远境内为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羌人和戎人所占据,战国末期。秦代,灭义渠戎,置北地郡,郡治义渠,靖远境域始划入秦国版图。西汉武帝元鼎三年,靖远境内始置祖厉、鹑阴二县,属安定郡,郡治高平,为靖远县级行政建制之开端。新莽时期,改祖厉县为乡礼县。东汉时期,祖厉县治南迁,鹑阴县...
  • 靖远有什么名胜古迹啊
    答:七:平堡黄河吊桥 中国农民第一桥在黄河入境靖远的平堡乡,当人们走进乌金峡口时,就会看到一座巨大的吊桥,横跨滔滔黄河之上,高耸的桥墩,粗壮的钢丝绳,平直的桥道,构成了吊桥壮美的气势,与周围雄浑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不由令人驻足观望,这就是被誉为“中国农民第一桥”的平堡黄河吊桥。靖远县...
  • 平堡乡的概况
    答:平堡乡位于靖远县西南部。地处河滩地与山坪地结合区,平均海拔1409米。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4090户18126人(2008年末)。辖4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平堡村,距县城40千米。年均降雨量244毫米,年均气温9℃,全年无霜期165天。平堡钢索吊桥横卧黄河。
  • 平堡乡的文化建设
    答:甘肃省白银市文化出版局为平堡乡农家书屋送来900多本图书,60多套音响制品和少儿识字挂图20多张。图书内容丰富多彩,贴近群众文化知识需要,涉及农业、养殖业实用技术读本,科普知识宣传,法律法规宣传,少儿故事读本,中外名著导读,文学作品,名人传记等读本;音响制品包括农民喜爱的秦腔、小品、综艺节目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