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什么意思?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5-19

正确的应该是“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养子女却不教育,是父母的过错;教育学生却不严格,是教师的失职。

详细解读:

这两句出自于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主要告诉人们,教育不是单方面的,而应该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家庭是孩子人生的起点,这个起点,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道路。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幼小的心灵洁白得像一张纸,而父母的言行时时刻刻都在这张白纸上涂抹。有的父母自私傲慢,不能尊老爱幼;孩子亦是刁钻蛮横,不能以礼待人。有的父母节俭持家,德行高尚;孩子 也是知书达礼,深明大义。岳母给岳飞刺字“精忠报国”,岳飞终成一代良臣名将;欧阳修的母亲自小教欧阳修在沙土上写字,欧阳修终成为一代文豪名家。贤 人志士都是因为有好的家教,而邪恶之徒、恶棍地痞,都是因为父母家教不好而 致。

“教不严,师之惰”,一个人成才与否除了与父母关系重大外,与授业恩师的关系,也非常重要。严师出高徒。老师越是对学生要求严格,学生就越出色。不管是学习还是练功都需要持之以恒,勤学苦 练的精神,多数人自控力不多,只好靠外力来控制。当控制成为一种习惯时,刻 苦的精神也就养成了。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就是因为老师在他们的学习阶段督教不严的原因。

千百年来,我国关于家教的专著就有120多部,比如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宋代朱熹《家训》、晚清曾国藩《家书》等等。这些家训都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即在学习技能之前,首先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唯有明白做人的道理,才能打好根基,路才会走得长远。

相关故事:

从前,有个无恶不做的强盗,在他做尽坏事后,终于被衙门的捕快捉了起来。由于他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罪,所以县太爷判了他死罪。临刑前,县太爷问他有什么要求,强盗说:“我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县太爷命人把他母亲请来,当他们母子一见面,母亲很悲痛的抱者儿子大哭。

谁知道,那个强盗竟然狠狠的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并且伤心地说:“我好恨娘在我犯错时,从来不教训我,现在我后悔也来不及了。”这强盗的母亲,要对强盗的下场负一半的责任啊!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指生养子女却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身为师长只是教育孩子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这句话正确的原文应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该句选自《三字经》,通过短短数语告诫我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孩子生而不养是失职,严师出高徒,成才之路上若老师疏忽懈怠,不利于孩子成长发展。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孩子的成长教育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分,但为人子女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严于律己,刻苦认真。

古时候,有一个强盗,在他偷盗财物的时候,被衙门的捕快捉住了。由于他此前多番偷盗且屡教不改,所以被判了死罪。临刑前,县太爷问他有什么要求,强盗说:“我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捕快到男子家中将他的母亲请来,当他们母子一见面,母亲抱着男子痛哭。可是让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那个强盗竟然趁着母子相拥的机会狠狠地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并愤恨地对母亲道:“母亲,我好恨啊,小时候我偷拿别人东西,您从来不教训我,反而以为得了便宜沾沾自喜,现在害的我沦为强盗,如今我后悔已来不及。”强盗的例子深深验证了“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天下父母,不能因为溺爱孩子,养而不教,这样终会害人害己。

拓展知识: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启蒙教材,该书取材典范,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知识点,核心思想包括“仁,义,诚,敬,孝。”品读《三字经》的同时,了解传统国学、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让人受益匪浅。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此句是出自《三字经》,【作者】: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祖籍河南开封,后迁居庆元府鄞县(今浙江鄞县),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怎么解释这...
    答:意思是: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
  • “子不教,父之过。
    答:“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指生养子女却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身为师长只是教育孩子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这句话正确的原文应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该句选自《三字经》,通过短短数语告诫我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孩子生而不养是失职...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父惰。是什么意思
    答: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一、原句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二、译文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三、出处 宋·王应麟《三字经》历史背景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
  • "严师出高徒"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的意思。
    答:译文】严格的师傅才能培养出手艺高强的徒弟...译文】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 “子不孝父之过”下一句是什么?
    答:“子不孝父之过”的下半句是:“教不严,师之惰”。出自《三字经》,节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答:译成白话文如下: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就是说,你作为父亲,你如果有了子女只管他们的吃穿和日常生活,而不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教育,如果子女出现了差错,这就是你作为父亲的失职,作为父亲的过错。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就是说你作为老师,如果学生你没有教育好,就是你老师的懒惰和你不尽职不尽责。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
    答:1、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的意思是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2、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
  •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帮忙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
    答: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
  • 父之过的原句和翻译是什么
    答:子不教,父之过”是《三字经》中的名言,原句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翻译:养不教,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