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小学教师教育案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4-19
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会和老师沟通的家长才是好家长,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

尊重学生家长是班主任与家长取得有下沟通的首要条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鲍特和凯利提出的社会互动理论认为,任何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互动,而互动的核心是相互依赖,社会学中将这种相互依赖称之为“相倚”,应该说,教师与家长的互动追求应当是“彼此相倚”型的互动,因为在这种类型的互动中,才能真正凸现双方的主体地位,体现主动性。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往往是,教师是互动的主动方,决定了互动的激起、进行和结束,而家长属于被动方,总是被“牵着鼻子走”,因此尊重家长,让家长在心理上取得与教师地位的平等,就为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下列出了六个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小例子:

(一)

有一个这样的女孩,因为是个插班生,所以总是觉得跟同学有点隔阂,家长和对孩子很紧张,要求也很高。孩子高高的,但是学习的成绩却一直在徘徊,人也比较内向,是个很文静很有思维的女孩,做事也有责任心,但是胆子不大。

了解了这个孩子的前因后果,我觉得跟家长的要求有很大的关系。我决定从孩子的谈话入手,了解了她回家后的时间安排和周六周日的时间安排情况。通过这次的面谈,我知道这个孩子很听话,妈妈对她的成绩要求很高,稍有不会就会紧张得要反复讲,反复练,所以孩子胆怯,自信心不高。

我跟孩子妈妈做了一个面谈,肯定了孩子在班上的表现,论智力、论能力、论给老师帮忙都一一赞扬,唯独是在表现自己方面不足,显得不够大方。这些细节反映出来可能跟她长期在长辈面前得不到肯定有关。我教给这个妈妈一些好的沟通方法: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哪里有错,请孩子检查的过程每题说一说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样的互动达到检查和沟通的效果,而且还及时表扬她的细心和表达精准。不懂的也不要反复练习,可以开个玩笑让她记得更牢固。

一个多月过去了,孩子在堂上的表现明显进步了,举手表达自己的数学思维的机会很多,回答的时候很精彩,让全班同学都听得入迷。孩子的成绩也从高低不稳的状态走向平平稳稳的99-100。还经常帮助老师去做好班上的学生管理工作,成为一个胆大细心的学生干部。

(二)

在几年前,在我还教数学课时,班上有一名学生小王,经常不完成作业,学习是越来越差。发现情况,我立即把他家长请来,家长到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动手就揍小王,我立刻制止家长的行为,把他请到办公室了解情况。

原来,小王是单亲家庭,母亲不在了,父亲是做城管的,工作很忙,放学经常只有一个人在家,不是玩游戏就是看电视,没人管,家长教育方式单一,动不动就打孩子。看到家长这样,我就赶紧说,孩子这段时间上课认真,就是没有完成作业,并劝家长尽量找时间多培孩子,多跟孩子交流,家长也虚心接受了我的建议。另外单独和小王谈心,说:“家长是很重视你的,家长相信也你学习认真,希望你能做到”。

之后小王有了明显的变化,交作业积极了,一天比一天有进步,我也抓住机会对他进行对此表扬,到期末考试时数学达到了90分。

(三)

小邵是五(3)班一名特别让老师操心的孩子。学习基础及学习态度都很差,平时又好惹是生非,总好“表现”自己,经常做一些与课堂纪律、校纪校规格格不入的事。这样的学生给班级学生与任课教师都带来极大的麻烦。就拿数学计算来说,因其基础差,领悟能力又差,大多计算是错误的,这让我非常着急。看来,这一学生必须要充分调动其家长的力量,光靠校内仅有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可说起该生的家长,她是单亲家庭妈妈很忙,与不讲道理。在她家长的眼里,她只要能在学校就可以了。我们仅从教师的角度摆出非常威严的架势,家长也不接受,甚至还与学生一样产生抵触情绪。

那天,我把家长找来,先是肯定该生一些好的方面:如在上课认真听讲的情况下,表现还不错,能经常积极举手发言。平时也很热情,能帮助老师做一些小事。但也许是基础差了些,计算的内容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因此给数学的进一步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虽然老师平时只要一有空,就会帮助她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可如今由于回家后没能及时的复习巩固,成绩一时难以提高。此时,我完全站在为学生考虑的角度出发,为孩子提高成绩的角度着想,家长也比较容易接受。随后,便将其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告知给家长,希望能得到家长的大力配合。

这次的沟通,我感觉到家长非常希望配合老师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样一来,家长反而非常感激老师为他孩子做的一切,同时也更积极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

(四)

某一天早晨,我正在校门口站岗,这时有一位家长送孩子来,却刻意停留了一会,我明白肯定是家长有事与我沟通,于是我马上走上前,微笑着与她攀谈起来。

在几句开场白后,这位母亲马上就向我询问起儿子在学校的表现。我很理解她急于了解儿子在学校情况的心情,因此,像作报告一般地告诉她孩子这一阶段的进步。听到我的表扬,这位妈妈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她开始讲起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在提到孩子有进步的方面时,她看着我,眼神里透露出期望得到赞扬的讯息,我也适时地以惊叹的口气表达我对此事的看法。

也许是我认真的倾听让她感受到了我的真诚,这位母亲也以一种平等的态度,诚恳的语气向我分析孩子的性格,并指出了孩子在学习、生活方面的不足。我听完没有立即表达我的意见,而是先客观地陈述了这还子在学校的情况,最后才说“如果他能……,那就更好了。”这位母亲一听,马上就明白了,她一边表示在家尽力帮助儿子改正,一边感谢老师对她儿子的关心和照顾。

(五)

小刘同学比较自卑,不合群,经常埋怨家长对他不好。同学们也不大喜欢他,甚至有些调皮捣蛋的同学欺负他。他的家长为此对学校、对老师有很大的意见。

我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除了教育班级的同学外,还经常鼓励他,给他创造机会表现自己,树立他的自信心外。我还经常诚心与小刘家长沟通,以促进家庭的和谐与孩子的进步为出发点,客观的评价了学生的表现,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取得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另外,我认真倾听了家长的倾诉与烦恼,让他们感到我是诚心诚意想要帮助他们解决矛盾。经过多次真诚的沟通,小刘家长认同了老师的做法,并主动配合老师。

小刘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有了很大的转变,参加活动积极了,与同学相处和睦了,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六)

我班的崔峻曦同学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平时很少关心他的情况,小崔的生活起居主要依靠爷爷料理。在与他爸爸的接触中,我感觉到这位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较低,学籍确认这么重要的事情他可以迟迟不来、孩子秋游在他眼中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小崔在班里的表现不好,经常违反纪律,成绩也落后了。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位孩子的内心是渴望关怀和理解的,更需要来自家人的肯定。

于是,我主动多次联系他的爸爸,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孩子的关注以及他对自己孩子的责任。后来也及时将小崔的进步反馈给他。现在小崔的表现得到家人的肯定后,他逐渐恢复了自信,违反纪律的现象少了,学习成绩也不断进步。

拓展资料

良好沟通应避免的错误

1.沟通不当的标记

2.没有正确的阐述信息

3.给人以错误的印象

4.没有恰当地聆听

想想每当人们沟通时带有各自的偏好,会发生什么事,同样也令人开心。另外,没有哪个人的解释与另一个人的解释如出一辙,完全相同。感知、情绪和性别都在个人挑选和加工信息的方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伟 (化名)是名小学四年级的男生。他很爱运动,并且活泼可爱,但在他妈妈眼中,小伟却是一个不敢和人交往的孩子。在上课时,小伟经常有意无意地捣乱,并对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表现出了一种难以理解的仇恨,他说自己尤其厌恶现在的语文老师的教育方法,这也是他经常在语文课上故意捣乱的原因。但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小伟的父母却并没有将他的思想情况与老师沟通,结果反让老师对小伟的异常表现更加反感。

案例分析:

教育心理专家与小伟沟通后,发现他是一个内心非常成熟,很有主见的孩子。在小伟的内心,他非常希望能通过校外的自主学习使自己的语文成绩有显著提高,好让老师对他另眼相看。

心理专家指出:

当孩子在学校因老师的管教而受到打击,表现出焦躁,愤恨的情绪时,家长不应急躁,既不能不问缘由对孩子横加斥责,也不能跟着孩子一起在背后数落老师的错误,这样都会使孩子在心里更加增长对老师的仇恨。家长应及时和老师沟通了解情况,在共同理解的前提下帮助孩子找回自信,也可以为他找一些锻炼的机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拓展。

家访 老师与家长零距离接触

学校和家庭的有效结合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而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的环境,家长的素质,教育方法都将对孩子思想道德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有责任发挥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传授给家长,使学生在家中受到良好的启发和科学的指导。基于这种考虑,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应运而生,近来,久违的“家访”也在我市的中小学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市教育局从5月开始启动的“万名教师家访活动”受到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这种零距离的沟通方式使家,校教育形成了合力。石老师针对这个学生进行了第四次家访,被家访的学生是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女孩子,刚升初中时,母亲解女士经常对孩子进行抱怨或责备,“供你吃供你穿,就不能得一个好成绩给我看吗?”,“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总让我失望呢?”像这样的话总是挂在她的嘴上。孩子压力很大,学习也放不开。通过家访,石老师发现了孩子思想压力的真正源头,于是她耐心地告诉解女士,她的这种教育方式不正确,过多的责怪会给孩子更大的心理压力,对学习反而不利。适当的鼓励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解女士茅塞顿开,接受了石老师的建议,开始调整自身的教育方式。一次数学考试中,女儿考的不理想,看着孩子胆怯的目光,解女士没有像平时一样抱怨责怪,而是耐心地告诉女儿:一次考试失败并不代表什么,只要努力学,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妈妈平时关心不够,也有责任,不怪你。平时内向倔强的孩子听到母亲的一席话后“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从那以后母女俩关系更加融洽,短短数月的时间,女孩成绩也快速地升了上来。家访中,石老师告诉女孩的父母:孩子在暑假的正常学习安排不要过于紧张,孩子的学习已经步入正轨,适当的放松和社会实践也是必要的。对此,两位家长不住地点头。谈到家访,其父亲孙先生表示,平日虽然担心孩子学校的各种情况,但也不好总到学校找老师询问,家访这种沟通方式,更能让家长深入了解孩子,从而达到更好教育目的,自己的孩子就是直接的受益者。

家长曹兆启是市健康小学二年一班学生曹某的爷爷,这个孩子一直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班主任李红把这家作为重点家访对象之一。谈到李老师到家里第一次家访的情景,曹爷爷说:“从未想到老师会来到我家进行家访。通过家访,老师对孩子家中的表现有了更深的了解,而家长也从老师的口中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样子,这样老师和家长更容易在教育上达成共识,更有助于这个家庭特殊的孩子的健康成长。”健康小学四年一班的学生刘子健的妈妈杨女士是个典型的“严母”,平日,无论孩子做什么,她都以“挖苦”“打击”为主导的教育方式。“你什么也不行”,“没有任何优点”是她的口头禅,连班主任姚远志老师通知要做家访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一定犯错了。”孩子委屈的告诉她,自己是作为班级的特长生被家访时,杨女士还不屑地说:“声乐,钢琴都水平一般,这算什么特长生。”当姚老师真正到家里家访时,告诉她刘子健是班级的文艺骨干,性格开朗,很有组织能力的时候,杨女士困惑了,“他真的很优秀,我怎么平时不觉得呢?”姚老师经过与她沟通交流,终于让杨女士“开窍”了。杨女士告诉记者,正在努力改变自己,不再像以前一样限制孩子的自由发展,孩子可开心了,也越来越爱和自己沟通了,感到很开心。“我平日不习惯到学校找老师,是家访让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杨女士由衷的表示。

在没有成为教师之前, 我认为一名好教师就是教学能手, 就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 但自从真正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渐渐明白一名好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能手, 还应当认识到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性,艺术地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但是, 现在不少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都有一条还有待跨越的沟壑,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遇到难题, 还是习惯性地把一切过错都推到家长身上,教师请家长到校不是交流,沟通, 而是“告状”,甚至训斥, 家长对孩子的老师多多少少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惧意”,甚至是“敌意”,因此进而生出抵触情绪的也有很多。

那么, 教师应如何消除家长的“惧意” ,与家长之间如何进行沟通呢?

首先, 作为老师应当放下“架子”, 有的老师可能要问, 老师有“架子”吗? 有的, 以我所见, 当我们面对学生家长时,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端起自已的“架子”,把家长也当成了学生, 这时家长也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对老师也诚惶诚恐起来,为了孩子也只好“委曲求全”了。其实有很多学生家长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 有的甚至是硕士,博士,但是他们在自己孩子的老师面前,有时侯完全就像一位小学生面对自己的老师。

记得有一位学生家长, 在本单位是一位“叱咤风云”的领导,但当他面对孩子的老师, 被问及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时,他竟毫不犹豫地说“一切都听老师的”。当我与他开诚布公的谈起他孩子的教育问题并征求他的意见时,他竟然感动不已。后来他才坦然的告诉:自从孩子上学,由于孩子的成绩不好,自己从来就没少受过孩子老师的训斥,他说自己今生最惧怕的就是自己孩子的老师。我觉得这位家长的话可能对老师有一点误解,也肯定是出于一种无奈,但是他的话在现实生活中却非常具有代表性。这就说明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改正,那就是我们老师应当要放下“架子”,面对家长,我们应当少一些责备,多一些沟通, 少一些吩咐,多一些建议。应当把学生家长当成朋友,诤友,和他们共同探讨对其孩子的教育,不能认为“我是老师,你就应该听我的。”

其次,作为家长,也应该拿出与老师沟通的诚意。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属于“抱大的一代”,有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投入的精力不够,在教育上总是一味的“迁就”孩子, 认为只要给孩子穿好,吃好就行,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特别是对孩子独立性与良好习惯的培养方面更是如此。面对老师, 他们可能也认为老师说的不无道理,但就是不愿“委屈”一下自己的孩子,对于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总是虚与应付, 完全没有一点诚意,直到老师对其孩子丧失信心。另外,家长与老师由于教育方式,方法的分歧缺少一个和谐的沟通氛围,也容易产生一些难以沟通的障碍,这也很容易导致老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看法,家长对老师的教育方法有意见,使得两者之间的沟通不能顺利进行,这样的沟通往往就会产生这样的场景:老师成了训话人,家长成了毫不相干的听众,两者都对对方“不以为然”。这就难免陷入沟通的死胡同。其实,任何沟通都需要诚意,老师与家长也不例外,如果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能够放下自己的“架子”,家长也拿出自己的沟通诚意,这样就容易统一意见,容易对孩子选择一种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可避免老师讲一套,家长做一套,学生在两边应付而无所适从,或者干脆谁都不理的尴尬。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

第一,我认为必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基本信息。因为家长的职业,性格,认知水平的不同,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你可以通过走访,电访或和学生的聊天中,了解家里父母的立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甚至可以感觉出家庭是否和睦,什么是他们忌讳的,什么是他们喜欢的等等。这样,在和家长的沟通时,就更能知己知彼。

第二,对不同的家长,一定要有不同的态度。比如对于那些对孩子相对宠爱的家长,交流时,首先应该肯定他孩子的优点,在充分,客观的

拓展资料

1,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何愁教不好?他们自己也会学了,

2,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

3,教师自己要有文本解读能力,课堂上要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要重视教学,培养学生用“我手写我心”,文章不在于技巧,关键在于富有真情实感,

5,掌握一些实用的教学法,多向名家学习,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技能和方法,比如老一辈的教育家一些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特级教师的教学方法,



  小伟 (化名)是名小学四年级的男生。他很爱运动,并且活泼可爱,但在他妈妈眼中,小伟却是一个不敢和人交往的孩子。在上课时,小伟经常有意无意地捣乱,并对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表现出了一种难以理解的仇恨,他说自己尤其厌恶现在的语文老师的教育方法,这也是他经常在语文课上故意捣乱的原因。但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小伟的父母却并没有将他的思想情况与老师沟通,结果反让老师对小伟的异常表现更加反感。
  案例分析:
  教育心理专家与小伟沟通后,发现他是一个内心非常成熟、很有主见的孩子。在小伟的内心,他非常希望能通过校外的自主学习使自己的语文成绩有显著提高,好让老师对他另眼相看。
  心理专家指出:
  当孩子在学校因老师的管教而受到打击,表现出焦躁、愤恨的情绪时,家长不应急躁,既不能不问缘由对孩子横加斥责,也不能跟着孩子一起在背后数落老师的错误,这样都会使孩子在心里更加增长对老师的仇恨。家长应及时和老师沟通了解情况,在共同理解的前提下帮助孩子找回自信,也可以为他找一些锻炼的机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拓展。
  家访 老师与家长零距离接触
  学校和家庭的有效结合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而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的环境、家长的素质、教育方法都将对孩子思想道德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有责任发挥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传授给家长,使学生在家中受到良好的启发和科学的指导。基于这种考虑,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应运而生,近来,久违的“家访”也在我市的中小学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市教育局从5月开始启动的“万名教师家访活动”受到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这种零距离的沟通方式使家、校教育形成了合力。石老师针对这个学生进行了第四次家访,被家访的学生是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女孩子,刚升初中时,母亲解女士经常对孩子进行抱怨或责备,“供你吃供你穿,就不能得一个好成绩给我看吗?”、“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总让我失望呢?”像这样的话总是挂在她的嘴上。孩子压力很大,学习也放不开。通过家访,石老师发现了孩子思想压力的真正源头,于是她耐心地告诉解女士,她的这种教育方式不正确,过多的责怪会给孩子更大的心理压力,对学习反而不利。适当的鼓励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解女士茅塞顿开,接受了石老师的建议,开始调整自身的教育方式。一次数学考试中,女儿考的不理想,看着孩子胆怯的目光,解女士没有像平时一样抱怨责怪,而是耐心地告诉女儿:一次考试失败并不代表什么,只要努力学,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妈妈平时关心不够,也有责任,不怪你。平时内向倔强的孩子听到母亲的一席话后“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从那以后母女俩关系更加融洽,短短数月的时间,女孩成绩也快速地升了上来。家访中,石老师告诉女孩的父母:孩子在暑假的正常学习安排不要过于紧张,孩子的学习已经步入正轨,适当的放松和社会实践也是必要的。对此,两位家长不住地点头。谈到家访,其父亲孙先生表示,平日虽然担心孩子学校的各种情况,但也不好总到学校找老师询问,家访这种沟通方式,更能让家长深入了解孩子,从而达到更好教育目的,自己的孩子就是直接的受益者。
  家长曹兆启是市健康小学二年一班学生曹某的爷爷,这个孩子一直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班主任李红把这家作为重点家访对象之一。谈到李老师到家里第一次家访的情景,曹爷爷说:“从未想到老师会来到我家进行家访。通过家访,老师对孩子家中的表现有了更深的了解,而家长也从老师的口中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样子,这样老师和家长更容易在教育上达成共识,更有助于这个家庭特殊的孩子的健康成长。”健康小学四年一班的学生刘子健的妈妈杨女士是个典型的“严母”,平日,无论孩子做什么,她都以“挖苦”“打击”为主导的教育方式。“你什么也不行”、“没有任何优点”是她的口头禅,连班主任姚远志老师通知要做家访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一定犯错了。”孩子委屈的告诉她,自己是作为班级的特长生被家访时,杨女士还不屑地说:“声乐、钢琴都水平一般,这算什么特长生。”当姚老师真正到家里家访时,告诉她刘子健是班级的文艺骨干,性格开朗,很有组织能力的时候,杨女士困惑了,“他真的很优秀,我怎么平时不觉得呢?”姚老师经过与她沟通交流,终于让杨女士“开窍”了。杨女士告诉记者,正在努力改变自己,不再像以前一样限制孩子的自由发展,孩子可开心了,也越来越爱和自己沟通了,感到很开心。“我平日不习惯到学校找老师,是家访让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杨女士由衷的表示。
  在没有成为教师之前, 我认为一名好教师就是教学能手, 就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 但自从真正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渐渐明白一名好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能手, 还应当认识到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性,艺术地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但是, 现在不少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都有一条还有待跨越的沟壑,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遇到难题, 还是习惯性地把一切过错都推到家长身上,教师请家长到校不是交流、沟通, 而是“告状”、甚至训斥, 家长对孩子的老师多多少少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惧意”,甚至是“敌意”,因此进而生出抵触情绪的也有很多。
  那么, 教师应如何消除家长的“惧意” 、与家长之间如何进行沟通呢?
  首先, 作为老师应当放下“架子”, 有的老师可能要问, 老师有“架子”吗? 有的, 以我所见, 当我们面对学生家长时,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端起自已的“架子”,把家长也当成了学生, 这时家长也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对老师也诚惶诚恐起来,为了孩子也只好“委曲求全”了。其实有很多学生家长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 有的甚至是硕士、博士,但是他们在自己孩子的老师面前,有时侯完全就像一位小学生面对自己的老师。
  记得有一位学生家长, 在本单位是一位“叱咤风云”的领导,但当他面对孩子的老师, 被问及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时,他竟毫不犹豫地说“一切都听老师的”。当我与他开诚布公的谈起他孩子的教育问题并征求他的意见时,他竟然感动不已。后来他才坦然的告诉:自从孩子上学,由于孩子的成绩不好,自己从来就没少受过孩子老师的训斥,他说自己今生最惧怕的就是自己孩子的老师。我觉得这位家长的话可能对老师有一点误解,也肯定是出于一种无奈,但是他的话在现实生活中却非常具有代表性。这就说明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改正,那就是我们老师应当要放下“架子”,面对家长,我们应当少一些责备,多一些沟通, 少一些吩咐,多一些建议。应当把学生家长当成朋友,诤友,和他们共同探讨对其孩子的教育,不能认为“我是老师,你就应该听我的。”
  其次,作为家长,也应该拿出与老师沟通的诚意。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属于“抱大的一代”,有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投入的精力不够,在教育上总是一味的“迁就”孩子, 认为只要给孩子穿好,吃好就行,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特别是对孩子独立性与良好习惯的培养方面更是如此。面对老师, 他们可能也认为老师说的不无道理,但就是不愿“委屈”一下自己的孩子,对于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总是虚与应付, 完全没有一点诚意,直到老师对其孩子丧失信心。另外,家长与老师由于教育方式、方法的分歧缺少一个和谐的沟通氛围,也容易产生一些难以沟通的障碍,这也很容易导致老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看法,家长对老师的教育方法有意见,使得两者之间的沟通不能顺利进行,这样的沟通往往就会产生这样的场景:老师成了训话人,家长成了毫不相干的听众,两者都对对方“不以为然”。这就难免陷入沟通的死胡同。其实,任何沟通都需要诚意,老师与家长也不例外,如果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能够放下自己的“架子”,家长也拿出自己的沟通诚意,这样就容易统一意见,容易对孩子选择一种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可避免老师讲一套,家长做一套,学生在两边应付而无所适从,或者干脆谁都不理的尴尬。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

14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 教师如何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
    答:2、注意语气。老师与家长进行交谈时,不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语气说话,而应该是温柔、体贴、委婉地进行沟通。同时,不能自顾自地说,而且要多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观点。这样,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3、要有耐心。老师要耐得...
  • 教师怎样与家长沟通
    答: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打孩子相关 文章 :1. 教师如何跟家长沟通 2. 幼儿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 3. 幼儿园教师如何有效的和家长沟通的技巧 4. 教师和家长怎样沟通 5.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 技巧 6. 幼儿园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
  •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答: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起点,应该是让家长引导孩子进步成长。作为老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方式和方法,这样的沟通方式才会是有效的。目的明确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若目标不明确,很容易让学生误解老师在抱怨,结果...
  • 教师如何与自由放任型家长沟通
    答:作为教师,面对自由放任型的家长时,沟通技巧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欄建立信任关系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您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您的尊重和合作意愿。倾听家长的观点在与家长沟通时,给予充分的...
  • 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答:3、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现毛病,他们也不加分析就拳脚相向。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要让家长知道:老师请家长到学校来并不是希望给自己...
  • 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答:我认为要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首先要从自身做起,经过自己的努力,做到双方相互谅解,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在日常工作中具体要做到‍尊重家长教师要尊重家长,不管他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不同沟通方式教师要对不...
  • 小学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成功经验
    答: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小学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成功经验2 小学老师与家长沟通...
  • 中小学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答:在完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得力配合.因此,在遇到问题时,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说话的方式。首先,要高质量完成与家长沟通,必须坚持三个原则。第一,要友善。教师在与...
  • 小学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答:然而家教老师就有所不同了,他们靠着自己专业的授课经验,会马上发现孩子的问题所在,并且在不知不觉当中帮助孩子改正不好的习惯.让他再补上功课的时候也能把握好学习的方式方法.上面所介绍的就是如何找家教老师的技巧,请家长...
  • 小学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答:那么艺术化的沟通也最易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一种融洽的合作气氛,从而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小学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一、用爱心让家长信任你 人可以漠视富华,人可以漠视贫穷,人可以漠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