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的具体地理位置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01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挖掘红旗渠是在什么背景下,用了多长时间挖成功的,地理位置,耗费多少人力,财力?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县,林州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3] 为解决居民用水问题,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4]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设计最大流量23立方米每秒,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20世纪60年代,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物质极端匮乏的条件下,河南林州(原林县)人民凭着“重新安排山河”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苦战十个春秋建成了“生命之渠”红旗渠,渠线纵横1500多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

林州即原来的林县,1994年元月撤县设市,改名为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角,晋、冀、豫交界处的太行山东麓。东与安阳县、鹤壁市、淇县接壤,西依太行山同山西省平顺县、壶关县毗邻,南和辉县市、卫辉市相连,北濒漳河同河北省涉县隔河相望。林县地处三省交界之处,素有太行山门户之称。太行支脉隆虑山贯穿全境,县境西部是太行山,东部是低山丘陵,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环境比较封闭。县境介于东经113“37’一一 114004‘和北纬35“41’一一36“22‘之间,东西宽约30公里,南北长达74公里,版图略呈竖立的长方矩形,全县总面积为2046平方公里,在河南省属于面积较大的县。林县是个在现代革命史上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一九四四年林县全境解放,建立了人民政府。林县城:据县志记载,林县城兴建始于唐太宗贞观13年(公元639年),位居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城关盆地中央。整个县城是城市、乡村的结合部,具有似市似村的双重特点,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六十多年来,行政区划历经变迁。截止2012年,林州市辖4个街道,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14个镇,2个乡,34个社区居委会,542个村委会,1643个自然村。

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区北部豫、晋、冀三省交汇处,红旗渠距市区20公里。坐车:从安阳汽车西站乘班车(十分钟一班),然后向西50公里就可以到达。车程40分钟左右。自驾:沿京深高速或107国道达安阳后,到汽车西站,直奔林州(县)即可。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市林州市228省道。

红旗渠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

扩展资料

1、工程意义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红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红旗渠是毛泽东时代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2、社会评价

1996年6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对红旗渠进行视察后语重心长地说:“林县人民了不起,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典范,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可以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的精神。这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并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旗渠



  • 红旗渠是在河南的什么地方?
    答:红旗渠修建孕育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它成为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1998年10月8日,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对红旗渠精神进行了集中的概括:“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红旗渠精神的具体体现...
  • ...用了多长时间挖成功的,地理位置,耗费多少人力,财力?
    答: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县,林州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3] 为解决居民用水问题,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4]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
  • 红旗渠景区的介绍
    答:红旗渠景区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的北部,豫、晋、冀三省交汇处。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旗渠景区自然风光奇特,人文景观独特,是一处展现现代水利建筑工程并具有山岳型自然风景的特色旅游区;是一处自然美景与民族精神完美结合的红色旅游胜地;现代工程史上的奇迹,更是...
  • 重庆红旗渠在哪里
    答:红旗渠工程浩大,涉及大量的土方工程和隧道建设,体现了当时中国人民在艰苦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项工程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作用,而且至今仍然是林州地区乃至整个河南省的重要水资源设施。至于重庆,它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直辖市,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历史。重庆以其山城...
  • 红旗渠在长治的什么方向
    答:如图所示,红旗渠在长治的东南方向。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长治,古称上党、潞州、潞安府等。“长治”原为潞安府府治所在县名,得名于明嘉靖八年,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
  • 红旗渠名胜游览区的详细概况
    答: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设计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总干渠从分水岭分为三条干渠,第一干渠向西南,经姚村镇、城郊乡到合涧镇与英雄渠汇合,长39.7公里,渠...
  • 红旗渠属于哪里
    答:红旗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60年2月11日,为了彻底改变恶劣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十万林州儿女踏入了茫茫太行山中与大自然进行了一次空前规模的大决战。他们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苦战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
  • 红旗渠从哪里引进的水
    答:红旗渠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的浊漳河引进的水。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并且有“人工天河”之称。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
  • 当年的红旗渠总长度为多少公里?
    答: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4、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
  • 红旗渠有多少公里长?
    答:红旗渠的其他知识。红旗渠名胜游览区位于林州市区北部豫、晋、冀三省交汇处,距市区2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然风光秀丽雄险,人文景观独特恢宏,是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游览区始建于1990年,总面积5平方公里,总投资500多万元。它将盘绕在太行山腰悬崖绝壁之上雄伟险要的红旗渠重要工程与“雄、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