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到1952年土地改革的主要政策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0
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特点和意义

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特点:分批进行,区别对待。
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不是封建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扩展资料:
1、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土地改革基本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具体办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
4、结果: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提高了农民生产生活积极性,巩固的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如:新疆、西藏/台湾),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改革

随着全国各地的全面解放,土地改革也在国家层面被提出,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安徽地区也正式启动了土地改革,由于安徽当时主要分为皖南和皖北两个行政区,所以土改政策的制定以及推行也是以两个行署为划分而逐步开展的。他们都分别依照不同的阶层和具体情况对《土地改革法》做了相应的细化。例如相比较皖北的平原,皖南多山,林地,水面。那么在土地政策的制定及推行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殊情况,对山地,林地,水面进行折合,交由较为熟悉的村民管理使用,对不足部分或有耕地要求的,再补以少量的耕地。总的来说,两区大致土改采取的举措和进程较为一致,综合来说,一般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和步骤:

政策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土地分配政策以及土地改革计划,分别对不同阶层的土地和财产进行重新分配。如规定没收地主土地,但应保留其和村民同样的部分,以保证其自给自足。对其它财产,包括其经营的工商业,予以保留。对富农土地区分对待,可以适当征收其富裕出租土地等。包括对不同土地实行抽肥补瘦。但在抽补和重新分配过程中,优先考虑原耕民和原有使用者。还考虑到原有祠堂,公学,庙宇的公有土地的再分配,以及村民公用土地的使用,如桥、路、茶亭、义渡、消防等一律予以保留。可以说,这一政策的制定和细化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除了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政策外,皖北和皖南地区还根据上级的要求和自己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了土改计划和时间进度表。皖南地区把土改分四步逐步进行,要求各地从1950年十月初开始至1951年二月底,分四步按百分比分别完成土地改革,三月全面投入生产工作。皖北地区情况比较特殊,一些地方是新解放区,群众还没有发动,还有一些地方匪患还没完全肃清。另外1950年淮河发生了严重的水患,一些县区大量土地被淹没,人民流离失所。防治洪灾安置民众成为重中之重,暂时无法全面进行土改。所以考虑到实际情况。皖北行署把把土改分成两步走。在淮河以南没有受灾地区,率先开始土地改革。要求从1950年冬开始到1951年三月全面结束。对于受灾地区,在修圩打坝,抗洪治灾结束后再进行土改。

这一阶段土改政策与土改进度的制定,充分考虑了社会各阶层的要求以及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区分对待。为土改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地政策支持,保证了土改的实际可执行性与操作性。

1、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土地改革法》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此外,对小土地出租者也采取了保护的政策,不征收其出租的土地。

3、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时,采取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

4、为了深入地发动群众,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团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会,组织农民向封建地主阶级开展斗争,建立了城乡最广泛的反封建统一战线。

在土改中,对于地主分子,除个别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予以镇压外,都分给一定数量的土地,让其在劳动中改造成为新人。

扩展资料:

土地改革从1950年冬开始,有领导地分期分批进行。每期一般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地主土地财产、复查总结和动员生产等步骤。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领导土改运动。

大批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包括大学教授)和许多民主党派成员报名参加土改工作队,投身到这场伟大斗争中。各地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培养积极分子,逐步把群众发动起来,建立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农民协会,作为土改执行机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共中央决定,从1950年冬季开始,用两年半或三年左右的时间,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在全国分期分批地完成土地改革。一场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农村广泛展开。主要政策:
  一、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二、《土地改革法》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此外,对小土地出租者也采取了保护的政策,不征收其出租的土地。
  三、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时,采取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
  四、为了深入地发动群众,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团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会,组织农民向封建地主阶级开展斗争,建立了城乡最广泛的反封建统一战线。在土改中,对于地主分子,除个别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予以镇压外,都分给一定数量的土地,让其在劳动中改造成为新人。
  到1952年底,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胜利完成。加上老解放区土地改革,全国大约有3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其它一些生产资料。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 1950年到1952年土地改革的主要政策是什么?
    答:一、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二、《土地改革法》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此外,对小土地出租者也采取了保护的政策,不征收其出租的土地。三、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
  • 1950年到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是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
    答:C
  • 土地改革的意义
    答:土地改革的时间为:1950年-1952年 土地改革的意义: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3、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4...
  • 土地改革三个阶段
    答: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它主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如下:1、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50年):在这一阶段,土地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原则。具体措施包括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从而彻底摧毁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2、建国初期(...
  • 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特点和意义
    答: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特点:分批进行,区别对待。意义: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不是封建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
  • 中国近代农民土地公有制和私有制
    答:1952年,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了农民。1956年底完成的三大改造,土地国有制,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生产任务分配给各家各户,土地还是国有制。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一个基础就是土地国有制。所以56年之后就不会出现私有了。还有,大哥 农业集体化 这个苏联的。你要求...
  •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是怎样的
    答:1、1950土地改革 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按劳分配。为了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改,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广大农民翻身解放,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2、1953-1956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民土地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平均分配。1958后 人民...
  • 土地改革的总政策是什么?
    答:面临艰巨的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在新解放区继续实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三大改造时期:1953年,新中国实现了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的任务后,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实现了以集体所有制为主...
  • 我国近代土地生产关系经历了哪几次变革?
    答:一、土地改革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特点:采取经济上保护富农、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核心内容: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
  • 土地改革法颁布于哪一年主要内容
    答:1950年,主要内容:改革法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征收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等在农村的土地。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不得侵犯,其出租的少量土地一般也予以保留。土改中团结中农,保护农民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受侵犯。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材料,除依法收归国家所有的外,应...